2009/10/12

Ang Lee's Taking Woodstock

半個艾略特

電影改編劇本與原著之間永遠存在著緊張關係.理想的情況是,依據不同媒體的特質,各有勝出.但是《胡士托風波》的電影版與原著出現結構性的斷層,在我看來是項得不償失的決策.

故事發展不是從大歷史鳥瞰的角度出發,而是從小人物微觀.許多歷史事件交織成故事背景,提供角色行為動機.電影用電視新聞輕輕地點到國際戰爭,甚至是太空人登陸月球(美蘇登月競爭的結果).「胡士托音樂會」的初衷是反戰,原著並沒有太深的著墨,編劇新增退伍軍人比利一角,本意是為電影增添時代層次.可惜處理太單薄,他那上台一脫,有點不知如何的窘迫.

主角艾略特(原著中稱為利特)爭取「胡士托音樂會」的動力,在電影中被單純白描成拯救旅館的貸款危機.在原著中,他更大的動力前景是來自「石牆暴動」,因為Judy Garland (茱蒂嘉倫)之死,激發出不平的憤怒.

我不是不願意接受電影調整同志比例的安排,只是既然決定這樣處理,就不必讓「水電工」修好電唱機時,發現艾略特有收藏茱蒂嘉倫的唱片.這只是消費茱蒂嘉倫用以辨認同志的俗套,抽離了茱蒂嘉倫激發的力量.

老實說,如果艾略特只因孝心引入「胡士托音樂會」,最後發現媽媽有一大筆私房錢,他的出走只是感到背叛,談不上自我覺醒.原著中,艾略特從音樂會的人群中接觸到寬容的世界,讓他取得同志認同的自我合解,而不再受制於母親錙銖必較的天性,所以音樂會結束後,是個更自由的出走,絕不是電影結尾帶有陰影的家庭崩落.

電影中的同志情節,最好的一段大概是前半段,艾略特晚上在辦公室接到友人來電告知要搬到舊金山.清冷的色溫和遙遠的聲音,簡潔地交待出艾略特的困境.

「水電工」發現茱蒂嘉倫的唱片,是個俗套的笑話.不過,艾略特跑到籌備處找「水電工」時,攝影用了一堆分隔畫面,四周不斷有事情發生,但始終有一個鏡頭緊盯著他們,顯示某些小事情在大事件中默默進行.這段分隔畫面是個有趣的處理方式,比電影中其他分隔畫面的效果來得好.

電影在觸及大麻和迷幻藥是相當「謹慎」,總要補上教化功能.前一刻,艾略特父母誤食大麻而手舞足蹈,下一刻,亦因藥效發作揭露母親偷藏私房錢的醜陋.艾略特在小巴吃迷幻藥的三人行被輕輕帶過.倒是他看到演唱會的迷離鏡頭,真是令人歎為觀止的「宇宙奇景」.但是下個畫面,是藥效過後,艾略特走在滿地垃圾的公路,木然地踢開啤酒罐.

劇本中最好的部份都留給了Liev Schreiber飾演的易裝癖「薇瑪」,她綜合了原著中其他角色的菁華,再加上Liev Schreiber演來不愠不火,長腿又出奇得美麗,戲份不多卻令人叫好.只可惜像她這樣的角色,少了點.

講到這裡,我不得不提心中最大的遺憾.原著雖然是小人物的微觀,但是不乏精采的人物活躍紙上.電影的配角真得太單薄了,音樂會的群眾就像一層薄薄的背景.他們塞在公路上的車水馬龍,躲在草叢裡做愛,是大草原上的點點聚落.....在電影中,我們不知他們為何而來,懷抱什麼樣的理念?

我唯一喜歡的一場「背景」,是艾略特和父親、薇瑪,把不速之客趕到湖邊後,突然看到有些嬉皮在湖中一絲不掛悠然地洗身,鏡頭停在三個人在樹下的逆光剪影,遠望湖中一片模糊的人影.這段劇情留白,頗有慢慢吐納的韻味.

父母親的角色塑造讓我很惋惜.母親被改得不太可愛,尤其是劇本安排在音樂會期間就發現她偷藏私房錢,更是個落井下石.以致於父親回答他愛這個女人,沒看過原著的觀眾都覺得這個男人是不是瞎了眼?偷藏私房錢是音樂會之後的事,編劇卻將它提前發生.

電影末段,父親告訴艾略特,很慶幸參與這場音樂會,讓他重新活過來.接著便鼓勵他到外面發展(不要被母親牽絆住).這段父子合解,電影只說了一半.另外沒說的一半是父親接受艾略特的同志身份,並且祝福他....

原本只有音樂會是事件的遠景,焦點全在艾略特身上.電影版放棄了原著的同志底層,卻無法斷得乾乾淨淨,艾略特的同志身份併同音樂會的群眾全都淪為背景.說起來,我只看到了半個艾略特殘缺不全的身影.

5 意見:

Sharon 提到...

深有同感,剝奪elliot在原著中原本壓抑的人生因stonewall,woodstock獲得的個人啟發,與母親的實際無法makeup的關鍵,且錯置他決心改變的因果關係,實在可惜我們在閱讀原著所獲得的撼動與心痛...

Orange 提到...

愛之深,責之切.

跳跳 提到...

相當認同您的影評。 :)

Orange 提到...

@虎跳跳,講認同一詞,真是不敢當.不過同志社群中應該還存一點就事論事的空間吧.

跳跳 提到...

我也覺得自傳文本比較精彩。 :)
就事論事的空間好像從來就存在。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