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

I Think You Like History

本站Room In Rome相關文章

《Room In Rome》出現許多歷史線索,到底這些安排有沒有特別意義?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導演真正的意圖,我只是整理出一些歷史背景,讓《Room In Rome》從另外一個角度增添不少層次感。這些背景對劇情不致於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可增加觀影的樂趣,你定會訝異歐洲文化的重要片段被濃縮在一個房間,一個夜晚。

古希臘羅馬+文藝復興

Natasha折返旅館房間,Alba攤開一份古地圖尋路,發現那是凱撒(西元前100年– 西元前44年)時期的羅馬城.

那是屬於希臘化的羅馬,距離君士坦丁大帝在西元331年獨尊基督教還有段時間.當時崇拜多神,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裡的角色,像凡人一樣七情六慾.他們的雕刻肌理栩栩如生,表情豐富,而裸體是美感的表現方式,與後來中世紀基督教會視裸體為羞恥的道德態度截然不同.

片中床頭出現的維納斯複製雕像,實際作品(左圖)並非創作於文藝復興時期,而是早在大約西元前200年的古希臘.單看天花板上的邱比特畫飾,會以為這個房間只是典型的love hotel裝潢,深究這些背景,想來這個場景透露,這段一夜情一開始並不在德道的框架下,片中大量的裸露,似理直氣壯回歸古典美學.

說到回歸古典美學,片中除了古希臘羅馬人文藝術之外,還有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古希臘羅馬的再發現,試圖回到不那麼受到基督教會全面控制的世界,「宗教可以存在,但是屬於私人事務」。

中世紀的基督教會嚴禁崇拜偶像,古希臘羅馬的雕塑技藝突然中斷,連繪畫都被壓抑,藝術家不能放手表現。但因為當時文盲太多,為了宣揚教義,只好利用繪畫描寫聖經故事。但像希臘羅馬神話故這類「異教徒」主題則成為禁忌。

到了15世紀情況漸漸解禁。文藝復興第二代大師Sandro Botticelli波堤且利(1445-1510)創作「維納斯的誕生」(下圖左)成為當時受到重視的「異教徒」主題畫作。

在《Room In Rome》房間的天花板畫至少有一部份是取材這幅畫。請見下右圖的電影特寫,與「維納斯的誕生」原畫左邊的的風神,幾乎如出一轍。(請點圖放大細看)


相距兩千年的人物

片中常出現椅子上與床頭上兩幅畫.我不確定它們是否仿自過去畫作,但畫中兩位重要人物確實有所依據.

Aspasia
    "Natasha"聽完Alba杜撰的阿拉伯後宮叛逃的身世,後來指認出椅子上方的圖畫名稱為"Agora In Athens",直譯為「雅典市集」。雖然名為「市集」,事實上它亦指政、經、文化的公眾場所,傳統上屬於男性把持的空間,但畫中卻出現一位女性Aspasia,Alba的人力車以她為名。
    Aspasia據說生存年代在西元前470年~400年之間,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同一時代,人稱雅典(地下)第一夫人。她出生於Miletus(位於現今土耳其境內),家境富裕,自幼接受教育,才學與膽識超越一般男性。她後來前往雅典定居,據說是以高級藝妓的方式謀生,沒多久認識當地政治領袖Pericles。此君為她與原配離婚,甘冒大眾閒言閒語,兩人同居在一起,還生了一個兒子,但始終沒有結婚。不過,Pericles相當器重她的意見,甚至有演講稿是出自她的手筆。一般認為Aspasia是古希臘的傳奇女子,Alba以她為名,是對女力傳統表達敬意。

Alberti
    在床頭的繪畫是描述文藝復興時期全能大師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在梅奇第家族講述的情形。Alberti和違文西一樣多才多藝,既能繪畫亦能建築,除了留下具像作品,還留下不少文字著作,如《De Pictura論繪畫》(1435)及《De Re Aedificatoria 論建築》(1452)。所以網路常能找到他的銘言,就像"Natasha"隨手來一句,告誡藝術家永遠要清楚在表達什麼。

"Natasha"和Alba在浴室門口,來回看著兩幅畫,一開始我以為是暗示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拉扯.但是Aspasia在這裡比較是代表古代女性智力,而不是感性;如果將椅上畫作當成古希臘的感性藝術,床頭畫作代表的文藝復興,它的本質不就是回歸古希臘羅馬,兩者何來拉扯?

兩幅畫的唯一差異是Aspasia是女性,Alberti是男性.如果真有所謂拉扯,可能那就是"Natasha"的性別選擇。

多元語文

從片中使用的語文可以看到有趣的歷史發展.

羅馬人使用的拉丁文隨著羅馬帝國擴張,分佈至現今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後來蠻族侵入,西羅馬帝國滅亡,衍生出各地的語文,雖有差異,但可統稱羅曼語系,片中Alba與Max說的語文,同屬該語系.

西歐北方京要為日耳曼民族聚落,他們也拉丁文得到滋養,發展出日耳曼語系.不過,這不是"Natasha"的語文.俄國人是採用斯拉夫語系,早期也是以拉丁文、希臘文為藍本發展.

最後,歐洲語文大融爐發生在英語.英格蘭受到數次外族入侵,先後融合了日耳曼語系和羅曼語系,所以片中的共同語言採用英語,在導演的歷史背景設定(如果真有設定)是說得通,而不是純粹出於英語市場的考量.

歐洲除了這三大語系,還有幾個較小的語系,都可以找到發展的關係,但是片中Alba家鄉情人所使用的Basque巴斯克語是一個知名的歷史懸案.它分佈於法國、西班牙交界處,靠大西洋臨岸.它不屬於印歐語系,不知從何而來.

Alba說它是一種古老的語文,她一直學不會.這段安排似暗示她們在溝通上出了問題,是雙方關係的障礙.

回到拉丁文本身,它被稱為死的語言,除了特定目的,沒有人把它當成日常流通語文.但它是閱讀歐洲古代文字紀錄的工具,在西方的中高等教育仍列於授課項目.現代高級知識份子,少不得要學好拉丁文,讓這個語文雖死,卻仍保有菁英色彩.

基督教會

電影既然談古希臘羅馬與文藝復興,完全避開基督教會的影響是不太可能.我這篇提過倆人從旅館露台可以看到東向有一處教堂圓頂,那是Sant'Agnese in Agone.文學上代表「宗教精神性的愛與人類肉慾的衝突。肉慾(Passion)與神聖的愛(Holy Love)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一般。」

如果真有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拉扯,應該是發生在這一刻.

最後幾句

我該把《Room In Rome》放下來,寫得夠多,夠久了.回頭看到《露西亞與慾樂園》的一段對話:
    Lucía: Which do you prefer? Wild sex with a stranger? Or sex with someone you know, someone you love, but also wild?
想想《露西亞與慾樂園》的選擇真是太容易了,而《Room In Rome》增加了選擇的難度.我認為導演刻意不把結局寫死,所以每個觀眾可以選擇自己的故事結局.你知道我有個選擇,不表示你一定要接受,我只是做個閱讀範例.

你可以學習《露西亞與慾樂園》Lorenzo的作法:
    The first advantage is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It doesn't finish, it falls in a hole. And the story starts again halfway. The other advantage, and the biggest, is that you can change course along the way...

10 意見:

Peiwy 提到...

真是辛苦了,這樣一部小品讓您這樣費心費時的寫了這麼詳細的解析,我猜連導演都會五體投地的。謝謝Orange的說明,讓我對歐洲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Orange 提到...

近幾年不少作品讓促使我去研究歷史背景,Sarah Waters的 The Night Watch提到英國二戰時期的倫敦大轟炸,因Anne Lister巴黎日記,看了好多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資料以及西洋服裝史,Room In Rome勾起我的義大利神遊夢,竟然同步看了歐洲簡史,美術簡史和西洋建築簡史...好像以前念書都沒念通,現在才開始產生興趣。

yidoo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yidoo 提到...

有个小问题,英语不是“英格兰”遭到外族入侵后产生的。公元五世纪盎格鲁和撒克逊族(属于古日尔曼部落)侵入大不列颠群岛,当时岛上的主要原住民是凯尔特人(罗马人已经撤了),自此引入了日尔曼语,也是日后古英语的主体。现代所说的“英格兰”(日尔曼语里是“天使”的意思)在当时是一块政经分割的区域。当然,你可以说日尔曼语的许多词根来自拉丁语,我的意思是,总得来说英语还是和大不列颠这块土地的历史连在一起的,扯上整个欧洲和文艺复兴(复归),以此为影片语言设定的考量,有些牵强吧。现在不少泛欧化的电影都用英语,和市场还是很有关系的。至少我知道在英国外语片和英语片的票房相差悬殊。纯属个人意见。

Orange 提到...

關於影片的語言設定,在文內我是假設「(如果真有設定)」。至於是不是牽強,看起來這個假設還不夠完整,這是我功力不足。

另外就這位西班牙導演過去作品來看,比較偏向國際藝術影片發行的方式,是不是英語發音通常不是主要考量,因此我會去懷疑,他這次使用英文,但又加入那麼多國語文參雜,可能有其創作的意圖。

艾日 提到...

以個人淺見回應一下樓樓上提到的語言發展:「英語」確實不是遭到外族入侵後產生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屬於入侵的外族...如果把日爾曼人視為外族的話),可是「現代英語」是。例如原為日爾曼語系的英語經過法國的短暫佔領(還有更長久的文化影響)之後,吸收大量的外來語以及其他羅曼語系的特色,不能說沒有歐陸的影響。當然也不是說「英語還是跟大不列顛這塊土地的歷史連在一起」就不對,只是那塊土地也不能完全自外於歐陸的文化風氣和走向。

只是,這跟電影選用的語言有沒有關係,我也不曉得...

Orange 提到...

呵,我們又有些補充了.或許用"設定"一詞太嚴肅,只是"就地取材"的手段.就像Alba從椅上畫作人物Aspasia即能為她的人力車取名,還可取材編造一段自己從阿拉伯後宮逃到希臘的故事,多麼豐富的故事養份來源!

雖然Alba從希臘到西班牙這一段,我還有別的聯想,但因為推論不夠嚴密,那就不扯了.

Lang 提到...

“那是Sant'Agnese in Agone.文學上代表「宗教精神性的愛與人類肉慾的衝突。肉慾(Passion)與神聖的愛(Holy Love)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一般。」”

这一说法我认为有些牵强。以上引言,是对英国诗人济慈(John Keats)长诗《圣女之夜》(The Eve of St. Agnes)中,少女Madeleine内心冲突的评价,并非对St Agnese。依我愚见,此片对宗教并不想多做落墨。

The Eve of St. Agnes本事叙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慕以及在寒冬的夜里私奔,其实这在Sarah Waters的Affinity里有所提及。

Orange 提到...

我怎麼一下想不起Affinity那段提到?

Lang 提到...

第四部分,1895年1月6日Margaret的日记。
挑日子,寓意明显:冬夜私奔。奈何,对方不谙风情。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