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4

Queer Women in art 20 : Natalie Clifford Barney﹣part 2

Liane de Pougy
在娜塔莉厚重的情史,第一個出現的重量級人物是巴黎高級名妓Liane de Pougy (1869–1950)。所有的資料都提到娜塔莉1899年愛上她,後來打扮成「侍童」的模樣(另一說,她穿得像王爾德筆下的Happy Prince),說自己是愛神差使而來,對她大獻慇虔。Liane見識過各方追求,竟喜歡上娜塔莉的表白,陷入熱戀。Liane還暱稱娜塔莉為moonlight(月光),取其銀白髮色。
    Liane de Pougy本名Anne Marie Chassaigne,出身小康家庭,16歲不願奉父母之命成婚,但不幸自己選擇私奔的對象是個打老婆的爛人,讓她一生帶著毒打造成的傷疤。她後來拋家棄子,學習琴棋書畫、舞蹈、表演,改頭換面,終於在巴黎打出名號。
兩人的戀情引起法國社會側目,娜塔莉受父親斥責,她被要求回到美國。娜塔莉雖然不理會父親的命令,但也沒完全偏向Liane,這個愛情過動兒很快就移情別戀。1899年11月,娜塔莉的新對象是女詩人Renée Vivien。

娜塔莉不甘寂寞,1900年出版一本隨身書式的法文詩集:Quelques Portraits-Sonnets de Femmes (Some Portrait-Sonnets of Women),還商請喜好繪畫的母親提供書中插畫.母親當然樂意配合,卻不曉得娜塔莉找來的四個模特兒其中三位是她的情人,也不知道詩集內容全是女女戀情。那年她詩興大發,又有位新對象是女詩人Olive Eleanor Custance。

娜塔莉的父親遠在美國,一開始完全被蒙在鼓裡,直到華盛頓的八卦報紙越洋對娜塔莉的著作刊出評論:"Sappho Sings in Washington"。她父親一怒之下趕赴巴黎,毀了大部份庫存,連印刷母版都破壞掉。父親要她嫁人,這小妮子馬上想到的人選是Lord Alfred Douglas。此君何許人物?下面談到娜塔莉與Olive Eleanor Custance的情史,再詳細說明。

娜塔莉父親的公關危機並未解除,反而引爆更大危機。一向被人捧在手中的名妓不甘被娜塔莉拋棄,於是1901年也出版Idylle Sapphique,半是虛構的方式,用別名描寫兩人的火辣戀情。大家心知肚明,私下對號入座。結果一時洛陽紙貴,狂銷近70刷。

(右圖娜塔莉約攝於1901年)

娜塔莉的父親受到一連串的刺激,健康大受影響,1902年心臟病發作一命嗚乎,留給娜塔莉龐大遺產。她再無後顧之憂,沒多久就在Neuilly-sur-Seine租下第一個落腳處,直到1909年再搬到No 20 Rue Jacob,開啟她在巴黎沙龍的輝煌年代。
    Liane後來嫁給年輕的羅馬尼亞王子Georges Ghika。兩人維持了16年的婚姻,王子一度因為外遇離開家庭,她斷斷續續從一些女女戀情獲得慰藉。等到王子去世,她決定出家為尼,在精神病院照顧有身心障礙卻被棄養的兒童,於晚年尋得精神寄託。
Olive Eleanor Custance (1874–1944)被娜塔莉歸類為Liaisons(緊密關係),有關她倆的故事並不多,多是她與其他男人的戀情。她的性傾向光譜相當特別,她是雙性戀,但愛慕的異性偏向男同志,而且與王爾德有關。

1890年,她正值16歲青春年華,在宴會遇見John Gray,單戀這位風度翩翩的詩人。他是王爾德作品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書中男主角的原型,終生未婚,有數位男性戀人。

兩人其實只有數面之緣,但互相通信多年,分享對於詩的喜愛。Olive出版詩集,他提供不少建議。

Olive第一本詩集Opals頗獲好評,吸引不少粉絲,其中一位就是娜塔莉,另一位是Lord Alfred Douglas,別名Bosie,而他最知名的身分是王爾德的情人。

電影《Wilde》(1997)就是描述王爾德(Stephen Fry飾)與Bosie(Jude Law飾)眾所周知的戀情。


1901年王爾德死後,Olive對Bosie展開熱烈追求。Olive似乎頗有中性氣質,Bosie有時對她產生移情作用,曾經寫道:
    You are a darling Baby and you are exactly like a boy and you know perfectly well that I love you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boy or girl . . . I used to wish you were a boy, now I am glad you are not. (一會兒說她像極男孩,一會兒慶幸她是女兒身)

這兩人是否真有感情?我想應該是有些感情成份,但是其他因素會讓惑情變質。Bosie當時有經濟壓力,Olive認為她的家庭不會同意嫁給這位既牽扯王爾德男男戀,又沒有財源的沒落貴族.Bosie考慮乾脆到美國娶個有錢的富家千金。

就在與Bosie暫時分別的空窗期,Olive和娜塔莉交往。娜塔莉對她非常投入,聽聞Olive對Bosie的糾結,剛好娜塔莉的父親逼她嫁人,竟提議自己嫁給Bosie,這樣三人就可以共同生活在一起,各取所需。娜塔莉和Bosie甚至訂婚了三個星期。

不過,Olive「拯救」Bosie的企圖心克服一切,兩人最後結婚,而且生有一子。但這場婚姻註定有個悲慘結局,Bosie婚後始終擺脫不掉同志傾向,而Olive不像其他政治婚姻,願意睜一眼,閉一眼,Bosie只能懊悔:
    "she was always desperately trying to recapture the 'me' that she had guessed and seen and loved, and only occasionally finding it concealed under various cloaks"

回頭來談Renée Vivien (1877-1909),本名Pauline Mary Tarn,也是生於英國的富裕家庭,但從小在法國受教育,直到父親去世才搬回英國。母親與她的關係非常冷淡,為了奪取女兒名下的遺產,甚至想羅織女兒精神不正常的事由,還好法官判她可以在21歲動用遺產。等時間一到,她拿了錢就往巴黎跑,從此改名換姓,不再使用Pauline Mary Tarn。

Renée有位青梅竹馬的好友Violet Shilleto,1899年是她將Renée引介給娜塔莉,雙方一見鍾情。1900年娜塔莉邀Renée回美國Bar Harbor渡假,左下圖就是那時候穿上戲服的合照(她們頗愛角色扮演的相片)。

這段關係也有認真的一面。倆人一起拜師研讀古希臘文,以了解Sappho的生平,Renée後來發表許多文章都以Sappho為主題。好景不常,娜塔莉一連串的花心讓她倍受折磨,聽到娜塔莉和Bosie訂婚,她決定分手,還企圖自殺。

情場跌入谷底之際,Renée結識男爵夫人Hélène de Zuylen,她是Rothschild家族成員,這個集團掌控歐洲金融,財力驚人。男爵夫人不能張揚拉子身分,但可以提供Renée穩定的情感和經濟,她在這段期間有不少創作都是獻給H.L.C.B.,意指男爵夫人。

Romaine Brooks認識娜塔莉之前,與Renée有一面之緣,她倒是不太欣賞對方的孩子氣:
    " Thuogh I know taht she is a very gifted poetess i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other than a seemingly affected and childish personality."
    "...her melancholy child-like self amid such a show of affection never ceased to embarrass me and to keep me silent."

娜塔莉雖然花心不斷,卻一直想贏回Renée,她會找歌劇歌手在對方窗下獻唱,或是送上一大束鮮花(挺老套的),但都未獲回應。直到1904年,Renée終於同意暫別男爵夫人和娜塔莉到Lesbos島上旅行,還想在當地仿效Sappho成立學校。但是Renée中途先行離開,前往伊斯坦堡會見Kérimé Turkhan Pasha。

據說這位曾在法國受教育的中東女子與Renée情書往返三年,但沒機會見面。有部短片便虛構她們最後離別的情形,片名為《The Touch》(2007)。受限於經費,影片品質普通。只是沒想到片中兩位主角Traci Dinwiddie、Necar Zadegan後來於《Elena Undone》再度合演,兩次同飾拉子情侶。


Renée回到男爵夫人身邊,但男爵夫人沒必要死守著她,1907年另尋新歡而去。Renée自此一蹶不振,酗酒、嗑藥再加上精神問題,1909年不過32歲便英年早逝。

1 意見:

Orange 提到...

1997是筆誤,已更正《The Touch》為2007.
你找到的影片是對的,我用它取代原來被停權的影片。

謝謝!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