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5

Sing You Home

2012/3/17
增補:凡妮莎90年代的日子(1)

2012/3/7
看完《凡妮莎的妻子》。它是一部美國生活現在進行式的通俗小說,故事推展平順,雖然結局有點在意料之中,但該有戲劇性轉折之處,不會讓讀者失望。由於才剛出版,似不宜透露太多情節,不過這本書最終是含淚的快樂結局,我們可以好好享受閱讀,見證美國It Gets Better應允的時代。

書中由三個角色輪流主述,柔依、麥克斯、凡妮莎。不知是否翻譯的關係,我從文字結構不太能感覺主述者的差異,只能從標題和情節知道現在是誰在說話。說到情節,我不免覺得作者放進許多的情節,少了喘息的空間去營造純文字的張力,以致於這本書看來像電視影集,而不像電影。不過,這仍然是部值得一看的作品,尤其我們經歷「真愛聯盟」事件,書中的「永耀會」更是這種基本教義派扭曲的放大版,讓我們時時刻刻警醒。

主要情節是柔依與麥克斯這對結婚近十年的夫妻,因為不孕症,用盡努力進行試管嬰兒,最後仍然失敗。因為婚姻生活變質,麥克斯決定離婚,兩人各自分家,卻忘了雙方先前預存,共同擁有的冷凍胚胎還保存在診所。兩人分手後,都遇上生命的最低潮,卻也都找到重生的機會。麥克斯進入教會,柔依遇見凡妮莎。



柔依與凡妮莎的戀情可能是我們最關心的重點,一位不隱瞞性傾向的女同志,如何與一位剛結束十年異性戀婚姻的女子能修成正果?例如尷尬的第一次怎麼發生;柔依求婚的心路歷程...如果這部由知名暢銷作家推出的通俗作品能早點出版,相信很多在座同志,過去戀情的命運,所不定有機會改變。

故事的高潮是柔依無法再生育,凡妮莎想代為懷有柔依的胚胎,但前提是得獲得麥克斯的同意。麥克斯的心理變化其實才是書本的核心,讀者可能不會喜歡他,但至少要有一點同情。至於作者處理的功力如何,就由各人定奪。

傳統對婚姻的定義之一就是生育子女,書中麥克斯和他哥哥,二個家庭的婚姻都因為把生育使命排在夫妻感情之上而面臨瓦解,作者刻意突顯「愛」才是家庭的基石,與性別無關,更與宗教信仰無涉。

2012/3/5
看到推薦書序上提到「真愛聯盟」類比書中的宗教狂熱團體,我樂得為此書幫忙做點宣傳。

台灣商務印書館最新出版暢銷作家Jodi Picoult著作Sing You Home 中譯《凡妮莎的妻子》。雖然我覺得The L Word裡女同志求精生女的故事線很膩,但是我很高興其他創作人提供不同的處理方式,相信她過去的作品,應能讓大家滿意。

我準備要開始閱讀了,發現原著是配合音樂CD上市,可惜台灣無法採用同樣的行銷方式。我找到網路以其中的同名主題曲製作打書MV,你可以先感受一點故事的氣氛。哦,我忘了提醒,據說艾倫狄珍妮絲要把它改編成影片。



SING YOU HOME 讓歌聲伴你回家

You won’t see my name in the paper
Or my picture in a magazine
I don’t think I’ll be on daytime TV
Or filling a big movie screen.
I’m rarely the life of the party
I don’t like to put on a show
I’m not one to shout, but without a doubt
My melody’s one that you’ll know.

CHORUS:
One plus one is sometimes three
You’re my silent harmony
And if you listen carefully
Baby, I will sing you home to me.

This tune has your pulse as its rhythm
It’s scored in the key to your heart
The haunting refrain, it comes from the pain
Of you and me being apart.
This world is a sea full of strangers
I’ve never felt like I belong
But this much I know: that you’re mine, and so
I’m gonna show you with this song.

CHORUS:
One plus one is sometimes three You’re my silent harmony
Blossom on my family tree
Baby, I will sing you home to me.

BRIDGE: Can you love someone you’ve never met?
Can tomorrow be the moment you can’t forget?

I search for your face in reflections I wonder if you’re in the crowd
If our paths don’t cross, I will be lost
But I can’t confess that out loud.
I’ll wait if it takes you forever.
I’m here for you some day to find.
And if there’s a choice, remember my voice,
My lullabies rise in your mind.

CHORUS:
One plus one is sometimes three
You’re my silent harmony
You fit my life perfectly
Baby, I will sing you home to me.
Baby, I will sing you home to me.

15 意見:

匿名 提到...

I read this book before. Liked it. Worth reading. :-)

Orange 提到...

看來,有些人去年就讀過此書原文版。我那時沒注意到。

YT 提到...

我今天也看完了這本小說,故事內容很平易近人,感覺很適合一般大眾。

故事中除了必然有女同志情感的描述外,更放入異性戀對同志常見的疑問或討論,並非完全著重在同志的認同或心路歷程或情慾的描述,而是用故事的方式,說明同性戀之間感情和異性戀的異同、作為同志會遇到的歧視、同志家人可能有何反應,基本教義派或反對同性戀的人的想法大概是如何,以及同志為何要爭取這些權力,我認為其實這本小說有點像同性戀寫給"異性戀對同性戀的Q&A",不過是用故事方式讓人更容易體會,而且內容、結局也很正向,能帶給同志或非同志很正面的意義或想像,很適合推薦給有意親近、瞭解同志的非同志看。

但若是同志想從中獲取有關認同的心路歷程,或伴侶關係的指導等等,我想這小說的內容可能是過於淺白了~

結論:好看,也適合所有人閱讀~ ;)

Orange 提到...

作者不是同志吧,其實該改成異性戀寫給"異性戀對同性戀的Q&A",不過她兒子是同志哦,剛好在寫這本書時向作者出櫃

豆豆 提到...

才读完一半,看法可能有偏差。和Jodi另外一部作品《姐姐的守望者》比较,有点失望。阅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中国大陆的小学语文集体朗诵课,生硬,只是为了朗诵而朗诵。Jodi说过是为儿子而写的,我很好奇gay and lesbian parents的心路历程究竟是怎么样的。

艾日 提到...

我也剛看完這本,跟這位作者之前知名的《姊姊的守護者》等書相比,她這次在衝突的兩方之間比較選邊站了,也因此少了一點兩種價值觀勢均力敵的張力。

但讀完之後翻回封面看書腰上寫的「茱迪.皮考特:我不得不說,在美國這是我最爭議的一本書。」,實在覺得訝異又感慨。「還在試管裡的胚胎未來能不能由同性伴侶養育」居然能夠比「妹妹能否援引醫療自主權拒絕提供器官為姊姊延命」更爭議嗎?

Orange 提到...

@豆豆,我想有些生硬感,是不是她的研究做過頭,塞給我們太多不是非常必要的資訊。

@艾日(這樣稱呼真的有點怪),她指的爭議,我並沒想到是內容在道德或法律上的左右為難,而是她在書中那樣描寫宗教人士,很容易引起另一個「百萬個母親聯盟」之類的團體杯葛她的作品。

Alfie 提到...

我很常來瀏覽你的部落格,謝謝你讓我知道這本書,讓我獲益良多,隨之透過我的介紹,我母親也開始閱讀,希望我的生活也能像Zoe一樣得到家人的瞭解與祝福。

Orange 提到...

不用謝我啦,我也是看別人介紹才知道這本書。受到別人的幫助實在太多了,我們就一起謝謝網路吧。

YT 提到...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覺得這本書並不是主要寫給同志看的,而是寫給同志的家人、不了解同志但尚無偏見的一般人等等,它讓人看到所多同志很正面、美好的一面,也說明現今同志遇到主要的宗教上阻礙和反對意見和其不公平所在,而雖然有描述、但並不是很強調凡妮莎在過去因同志身份所遭受的經歷。

Orange 提到...

關於凡妮莎的過去,作者確實輕描淡寫,畢竟她不是第一主角。作者稍微點到了Matthew Shepard(馬修薛帕德)事件,這是近十多年來美國同志史上的重大社會新聞,我想做點補充,讓年輕一輩多點了解背景故事。

Clio 提到...

讀完的第一個直覺是替作者擔憂.
而且也訝異美國在的Milk議員事件之後
對同志的態度還是如此打壓嗎?

Orange 提到...

槍殺Milk的事件至少還混合著兇手累積對Milk的不滿情緒,但是現在依然有霸凌同志事件,加害人可能不認識被害人,動機只是因為對同志看不順眼,所以美國同志社群主張要將Hate Crime立法。 

至於宗教保守團體在旁攪和的情況永遠不會絕跡,只是減少一點,聲勢收歛一些。

雖然少了教會迫害,但是其他壓力從來沒有停止過,目前只是It gets better,還不是It's wonderful world.

Issy 提到...

只是想補充一個小小的細節..

在台灣書店買到的原文版,每一個主述者的選用字體是不同的,我看完中文版後去翻原文,感覺還真是小有不同;)

Orange 提到...

除了字體外,譯文的語氣也很重要,原版常會因此走味,如果有興趣,最好還是能讀原文。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