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7

Elizabeth Bishop and Lota - part 2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55

1955年8月第二本詩集Poems : North & South – A Cold Spring在美國上市。由紐約畫家好友Loren Maclva設計封面。

第二本詩集

第二本詩集題詞獻給Baumann醫生,伊麗莎白很感謝醫生鼓勵她到南美,除此之外,她還送給醫生巴西風景水彩畫作,這幅畫的尺寸是伊麗莎白畫作中最大的一幅。

伊麗莎白畫作:Brazlian Landscape



12月蘿塔為伊麗莎白舉行盛大的慶功派對,因為里約熱內盧市內書店銷售這本書,當地報紙也有專題報導(蘿塔安排的)。

伊麗莎白畫作:Red Stove and Flowers,1955年


1956

這是伊麗莎白重要的事業年,3月份先是獲得Partisan Review fellowship (黨派評論獎助金)2700美元。

當時伊麗莎白的重點工作在翻譯《The Diary of Helena Morely》,3月完成第一版初稿,將稿子寄給原作者Alice Brant,她先生是退休的銀行家,還著手一字一句斟酌伊麗莎白的英文用字。4月份伊麗莎白在巴西記者友人的陪同,親自造訪故事發生地,海拔五千英呎的鑽石礦產小鎮(她形容那裡是上帝拋棄的地方),了解她翻譯的語調是否吻合,並為故事寫篇詳盡的導言。

Houghton Mifflin出版社對《The Diary of Helena Morely》並沒有興趣,伊麗莎白聽從友人的建議雇用代理人尋找其他適合的出版社,最後鎖定後來以出版得獎作家著作聞名的Farrar, Straus, and Cudahy(法拉爾合夥公司),合作條件是對方若願意出版《The Diary of Helena Morely》,可以連同伊麗莎白下一本詩集一併簽約。

5月,巴西當地記者打電話告知伊麗莎白,她的第二本詩集獲得普立茲獎,她仍然不可置信。最開心的是蘿塔,終於可以說服周遭的巴西朋友,她沒有看走眼,她是慧眼識英雄,伊麗莎白的確是有才氣的詩人。

伊麗莎白獲獎後在巴西突然變得小有名氣,當地記者前來拍照,這一家三個女人,伊麗莎白的貓,廚師的小孩都一起入鏡。


普立茲獎公佈後,巴西報紙採訪照片

*伊麗莎白的貓是黑色白紋Tobias,她在巴西的照片常有貓喵相伴,但是電影出現的卻是黃毛貓。


詩人與貓

電影中的貓


1957

1月份,伊麗莎白獲得Amy Lowell Traveling Fellowship 2000美元,紀念1925年去世的女詩人Amy Lowell而成立,專門獎助美國傑出詩人至國外旅行增廣見識。

伊麗莎白接連獲得獎助金,心想可以安排一次美國行程,算是衣錦還鄉吧。

3月31日伊麗莎白和蘿塔回到紐約,展開將近半年的旅程,她會見同學、恩師、好友、親人,出席許多藝文的行程。很多朋友都說伊麗莎白變瘦了,氣色變好,變得漂亮了。

她常把Samambaia的別墅照片拿出來分享,還對一位友人說道:
It’s heaven. I don’t know what I’ve done to deserve heaven.

有人借宿她們在紐約公寓,看見兩人相處的情況,形容兩人對話的感覺像母女,蘿塔會嚴格地關照伊麗莎白的生活細節(例如限制飲酒)。

在所有的會面之中,最為後人談論的是她和羅威爾的會面。兩人在這段期間至少見過三次面,羅威爾的躁鬱症發作,當著蘿塔的面前,對伊麗莎白出現過於熱情的言行,場面非常難看。羅威爾事後寫了長信道歉,還表示希望未來能去巴西拜訪。伊麗莎白期期以為不可,希望他接受治療,好好保重。

我查不出羅威爾到底做了什麼,但從書信推測,羅威爾自認深愛伊麗莎白,曾以為兩人有朝一日會結為伴侶,另一個女人卻把她搶走,而且給伊麗莎白快樂幸福的日子,如今情敵就在眼前,想必感受複雜,可能炫耀一些男性優勢,故意羞辱蘿塔。

9月,伊麗莎白留下蘿塔在紐約購物,自己到Key West西嶼拜訪Marjorie剛買的新居。她待了一個星期,一起騎腳踏車和游泳,回味過去的日子。

10月3日,她們在紐約舉行40個人的告別派對,所有人都來了,甚至包含伊麗莎白一度論及婚嫁的前男友。蘿塔請巴西籍的音樂朋友演出,還特別向伊麗莎白的恩師致意,是一場極具蘿塔風格的盛大派對。

其實回程時間比原訂日期提前,伊麗莎白表示她已經不太適應美國的現代化生活。言下之意,這半年的生活讓她有點累了。

她們帶著一堆行李坐船回巴西,蘿塔原本就不愛這種慢板旅行,再加上經過美國的生活,她無聊得要死。到了巴西,行李報關又花了許多功夫。

巴西人事物依舊,但失去了新鮮感,這一回換成伊麗莎白不適應巴西的落後。

12月伊麗莎白投入大量心血的《The Diary of Helena Morely》終於上市,可惜它不合美國讀者口味,她本人又沒有配合上市宣傳,銷售不如預期,首年版稅才拿200美元,和她的原創作品相比,回收效益差距太大。

The Diary of Helena Morely

這個年底,蘿塔妹妹為了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和她發生口角,同時間山城逐漸成為熱門地點,蘿塔要面對更複雜的買賣和開發問題。蘿塔的健康開始出現問題,有神經痛的毛病,還有惱人的更年期症候群。

1958


伊麗莎白用獎金買了HiFi音響,增加了音樂的樂趣,還買了電冰箱,可以做Sherbet給一大群來渡假的小孩消暑。

但是到了3月,她因為氣喘病了好幾個旦期,因為醫生把處方弄錯了。她氣得抱怨,要不是為了蘿塔,她早就離開巴西了。

8月份有兩位重量級作家來訪,Aldous Huxley(赫胥黎)與John Dos Passos。這兩位是受到Brasilia 巴西利亞州政府邀請來看未來的首都。蘿塔和伊麗莎白接待他們,為避免客人掃興,都不開口批評遷都一事。赫胥黎邀請她們一同前往巴西利亞,蘿塔沒跟去,愛旅行的伊麗莎白欣然前往。

一行人從科幻場景般的巴西利亞市,往後深入印第安原著民保留區。這次旅行勾起伊麗莎白探索巴西其他地方的興趣,並找到以巴西為主題創作的靈感。

伊麗莎白將此行紀錄為文投稿至The New Yorker,但是未獲刊出。事實上,她除了詩與書信之外,其他形式的作品都不被看好。後來她為Time出版集團寫的專書變成一場災難。

1960

伊麗莎白畫作:Pansies

有位記者友人要帶外甥去亞馬遜河流域旅行,伊麗莎白很滿意上次探索巴西的經驗,這次很興奮地加入。她是典型的「旅遊治百病」,一旦上路就沒有病痛發生。

她去了亞馬遜河沿岸城市Manaus、 Santarem (被形容為巴西的威尼斯)、Belem(現今赤道上最大城市),令人大開眼界。

伊麗莎白在行程中寫信給蘿塔,難得有兩封信被保留下來。有封她寫道:
”All my love. Be good – Don’t Worry! I’m going to make money now. Read all my mail. Give my Love to Mary. Drive carefully for the love of God.”


這段文字透露一個訊息,蘿塔財務吃緊,伊麗莎白得更努力地出版赚錢。伊麗莎白是出了名的慢工出細活,一年發表兩首詩作就很不得了,而在1960竟然發表四首作品:

(1960/1/2)   Brazil, January 1, 1502
(1960/4/2)   The Riverman  
(1960/5/14) Electrical Storm
(1960/10/8) Song for the Rainy Season

蘿塔現金不足主因是巴西經濟情況實在太糟,自從1956年JK當選總統舉債在巴西利亞建設新都,巴西通貨膨脹開始飆升,蘿塔根本賣不掉房地產。再加上政局不穩,年年通貨膨脹率上升,民眾幾無購買力。

伊麗莎白在巴西期間通貨膨脹率變化:(這些巴西總統,我在下篇介紹)
1951:11.9% (伊麗莎白初抵巴西)
1956:24.1% (JK當選巴西總統,推動遷都)
1960:30.5% (巴西總統大選)
1961:47.7%(奎德羅斯當選總統,8月即辭職,古拉特繼任)
1962:51.3% (古拉特執政)
1963:81.3% (古拉特執政)
1964:91.9% (古拉特執政)
1965:34.5% (軍事政變改由軍人統治)
1966:38.8%
1967:24.3%

伊麗莎白內心對巴西政經頗有怨言,她有一首未完成的詩”Brasil, 1955” 寫道物價飛漲,想要換掉這些政客:
The radio says black beans are up again,
That means five hundred percent
In the past year, but no one quite believes it…..
………
Shall we change politicians?
Swap the playboy for the honest madman?

當然,伊麗莎白在此次亞馬遜之行也寫下不少文字,她寫了一首詩Santarém,直到1978/2/20發表於The New Yorker。另外她為此行寫了一篇散文A Trip To Vigia,直到她過世後由The New Yorker於1983/6/6刊登。

除了稿費,獎助金一直是她的財務來源之一。

伊麗莎白想走訪更多地方,5月她向Chapelbrook Foundation申請獎助金,希望能旅行至巴西以外的地方幫助創作。靠著羅威爾和幾位友人的推薦,獲得7,000美元。這筆金額非常豐厚。兩人打算次年4月至義大利和希臘旅行.

同一月份,蘿塔帶伊麗莎白去內陸山城Ouro Preto。這座山城於17世紀因為開採金礦而興起,留下許多歐式古建築,198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蘿塔認識一位巴西畫家的遺孀Lilli在當地經營旅館。

伊麗莎白後來在Ouro Preto置產,Lilli成為伊麗莎白在巴西後期非常重友的「盟友」。

電影中的Lacerda
蘿塔依然無處發揮,Petrópolis山城的生活平淡,有時帶點頹敗。山雨過量,道路破損,電話不通,僕人來來去去。伊麗莎白一心想著旅行,但是蘿塔手頭不寬裕,出國的日子一延再延。

10月份,巴西總統大選,代表反對黨UDN的Janio Quadros (奎德羅斯) 當選總統,蘿塔認同UDN理念,以為巴西曙光可見。另外一件大事便是老朋友Carlos Lacerda選上瓜納巴拉州長。

Lacerda和好友們慶祝勝選,想為好友蘿塔安排一官半職。蘿塔沒有大學學歷,照規定不能成為編制內官員。她太想要發揮設計能力,主動向Lacerda提議建設Flamengo 濱海公園,將它變成里約熱內盧的中央公園。於是Lacerda任命她為無給職的顧問及總召集人。

關於Lacerda,我另有專文介紹,最好先讀完那篇再往下看故事發展。

上一篇

下一篇

0 意見: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