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鹽的代價-我二十幾歲那些年


前言:

Lang阿朗是我一起研究華老師作品的同好,前陣子她說要來寫篇《鹽的代價》書評,我耐心等待之餘,心癢又四處收集整理寫了Carol-從小說到電影。阿朗更關注在作者本身,其實《鹽的代價》是海史密斯的半自傳作品。海史密斯的忘年之交-電影編劇Phyllis Nagy曾說,她在改編劇本時對卡蘿並沒有預設的形象,但是劇中的特芮絲活脫脫就是海史密斯的代言人。她還說了一句,魯妮瑪拉演活了她印象中的海史密斯。

心有脱兔,猛嗅蔷薇 

by Lang阿朗 (原文聯結)

紐約一間百貨公司聖誕高峰期,一位年輕的臨時售貨員,在接待一位穿貂皮大衣的顧客時,瞬間被她的美震懾得靈魂出竅。 她給這位客人寄了聖誕卡,名字都沒敢留只留了工號,沒曾想客人竟回了她電話,於是她們結識了。

《鹽的代價》這本小說的故事相當簡單,就是這位年輕的臨時工姑娘,對這位美麗的闊太太,相思無極限洪水滔天。 姑娘有個雞肋男友,但那只是一個討人厭的傢伙。 後來姑娘與太太約著出門,自駕西行,路上就表白了,此外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家事糾葛。 結局,審慎樂觀。 大抵如此,但請注意,這書可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事。

那時候少有把薩福 (Orange註:Sapphic莎孚)之情寫得這樣直抒胸臆的小說——不但直抒胸臆,而且沒有歉意 (Orange註:就是「理直氣壯」),彷彿這是天作地合該發生的事。 彷彿口渴的人見到水,自然地就想去喝。 沒有“為什麼我會這樣”的疑問或羞恥,沒有人要去自殺,想的是,“既然這樣了,女神喜歡我嗎?”。 那時的美國風氣保守,即使十年之後,六十年代初好萊塢拍了一部叫《雙姝怨》(The children's hour)的電影,講到同性之情,那叫一個罪孽深重,那叫一個恥辱,最後還得有人去死才能交待。 在這個小說裡,沒有那樣的事。

儘管使用第三人稱,這小說其實就是那年輕姑娘Therese的自述,充滿了對那位太太,她的名叫Carol,的愛慕和迷戀。 讀下去不覺得違和,寫的雖然是明明白白的慾望,卻也只是想,慾望中混合著仰慕,行為上更是相當的克制,可說是隨傳隨到,到了卻不越雷池半步,只是全神貫注觀察對方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眼珠的灰色。 這是一部心理活動,而不是動作和事件,推動情節發展的小說。

讀者一直通過Therese的眼注視著Carol,一直知道Therese所想,但只能猜測Carol的內心。
Therese表面上是個孤獨的小孩,內向羞澀,不善交際,獨自一人在大城市紐約謀生,長得應該是俊俏(Carol不止一次地說過她pretty),內心卻倔強和固執,在與Carol的關係中以退為進。

她的慾望對象Carol,集中了海史密斯對女性魅力的所有投射:美麗,成熟,強勢,同時又有一種可望不可觸的高貴和疏離,讓人生出敬畏和崇拜。 在小說中,海史密斯用了一句話,就完美地具象了這一切:

“Therese——”
Therese turned around, and Carol's beauty struck her like a glimpse of 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Therese轉過頭來,Carol的美瞬間擊中了她,她彷彿望見了有翼的勝利女神雕像。
(第十四章)

這裡說的是盧浮宮鎮宮之寶,薩莫特拉斯之勝利女神。 見過雕像的人知道,這座背生雙翼的雕像氣勢奪人,站立的姿勢和衣袂飄動的線條,是優美和力量糅合的典範,足以令人跪拜。 Carol就是這樣一個女性。 美麗高貴疏離,對Therese有些頤指氣使,Therese捉模不透她的心。

她們的對話並不多,又常常是顧左右而言他,答非所問,言此意彼。 女性戀人之間,尤其又有年齡和地位差異,這實在是典型也常見,但並不是某評論者(Orange註:我挑明就是紀大偉根本沒看懂,亂寫一通的書後書評)所謂“算盤打得劈啪響”的“勾心鬥角的算計”,而是“你證我證,心證意證”的曖昧猜疑,其中滋味,不解風情 人士還是不要多說。 尤其小姑娘心底的對美的敏感和追求,和孤獨,慾望混合在一起,既脆弱又固執。 慾望對象Carol身上則裹著一層霧,無法輕易解讀——直到她後來寫出那些信。

我喜歡這小說的一點是,海史密斯本身是同志(雖然自我認同和恐同幾乎糾纏了她一生),她對同志的描寫,沒什麼保留或美化,幻想狂、敏感、控制欲都在Therese和Carol身上有所體現。 小姑娘Therese,看似柔弱無依,乖巧如小兔,實則心中翻江倒海,有虎狼之慾望。 感情雖然直白,慾望雖然熾烈,然而涉及床笫之事,卻風格一轉,不白描,用起了賦比興,寫得極其詩意,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這本小說是用假名,在1952年出版。 接下來海史密斯更迷戀的是書寫犯罪和死亡——在她筆下,愛與死亡是永遠的主題。 而愛和死亡是互相關聯的。 在這本書裡也可見端倪,Therese曾兩次幻想死亡,一次是駕車經過隧道,她幻想隧道突然塌陷,把她和Carol壓死在裡面,然後被雙雙挖掘出來,另一次是在Carol家,她幻想被Carol掐死在床上。

說到這裡,必須說一說作者了。 作者帕翠夏·海史密斯(1921-1995),美國作家,後移居歐洲,曾居法國、瑞士,直至在瑞士去世。 這是的她第二部小說,在此之後她再沒寫過類似題材,而是是犯罪小說出名,並多半以犯罪心理描寫見長,著名作品包括《天才的雷普利》系列。 她筆下的男主角們,大都非常聰明,孤獨,有某種程度的壓抑,往往是游離於主流社會之外的邊緣人。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小說中的同性審美。 在那些小說中,海史密斯密實地把自己包裹起來,只有在《鹽的代價》裡,她才如此恣意妄言,基本上可以看成一本自傳:“我二十幾歲那些年”。

Carol則是海史密斯那段生活中,三位繆斯的合體,一位是她在百貨店聖誕期打臨工時驚鴻一瞥的顧客Kathleen Senn,一位是紐約銀行家太太Virginia KentCatherwood,還有一位是她倫敦出版商的太太Kathryn Cohen。 Senn太太買玩具走後,從未認識過海史密斯,並自殺於此書出版之前。 後兩位,都曾經與海史密斯有過一段戀情。 可惜都沒持續太長,一年,或兩三月就完結。 這或是殘酷青春,或是海史密斯本人的原因,她一生都未能建立一個長期伴侶關係,這裡就不多贅言。 有興趣者可閱讀Wilson和Schenkar所著的兩本海氏傳記,比這本短短的小說跌宕起伏不知幾多,但首先,你得有承受黑暗的能力。

看完傳記後,我還是願意回到這本小說,回到那一段直白的,衝動的,充滿幻想的青春中。 顛撲不破的真理就是青春是最美的,即使心有暗傷的作家。 那些沒有矯飾的愛戀,顧左右言他的告白,乃至(荒唐的)獻祭之心,讀起來只覺得打動人心。 而結尾,表白之後,渡盡劫波,情義俱在,伊人終於首肯。 我也不覺得時代隔膜——作者確實是超越了時代。

題外:電影

這本小說被已被改編,搬上了銀幕,2015年11月剛剛在歐美開畫,我還沒有看到。 把一部大半是心理描寫的小說拍成電影,不知會如何? 我倒也不盼一字一句搬字過紙,Therese是戲劇場景設計員還是攝影記者,其實無關緊要,要的是那個神韻,那個游離日常生活之外的氛圍,灼心的愛慕。 現在我想到兩個極其成功的電影改編例子,維斯康蒂導演的《威尼斯之死》和莎麗·波特的《奧蘭多》。 兩位導演用想像和詩意,用電影語言把美到極致的達秋和超越兩性的奧蘭多,變成了具象,變成了銀幕上的永恆。

《奧蘭多》是伍爾夫寫的最長的情書。 《鹽的代價》,其實也是一封情書。 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姑娘,給勝利女神們的情書。 我希望看到純潔的白兔,如何嗅著薔薇,掩飾心中的虎狼。


推薦閱讀-寫於2008年作者介紹:小說可以虛構幾許光明的前景,但是作家現實的人生終究盼不到一生無悔的愛情

3 意見:

Lang 提到...

樂意分享。
不好意思,本來可以早點寫,但最近讀那本海史密斯傳記《Beautiful shadow》,拖了些時間。
海史密斯其人其事,確實也是fascinating,也黑暗得驚濤駭浪的,我不展開說她以後的事了。還是喜愛青春這一段,正如我在文里寫的,期盼看到一部有想象力,詩意的電影......

Orange 提到...

我寫過幾位拉子歷史名人,大多情史豐富,好像就是靠著虎狼慾望,才會生生不息。與其說是對性的渴望,還不如說是對愛的永不滿足。

Lang 提到...

我最近是比較關注Highsmith,越讀得多,越發現這個人的複雜和悲劇。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