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6

小姐的突圍與誘惑的困境

原本打算The Handmaiden (아가씨, Agassi)上映期間保持緘默,對台灣片商低下的片名和網路文案作消極的抗議。看完電影後,覺得朴贊郁自己要負一半的責任。


首先,我很肯定朴贊郁以再創作態度改編Fingersmith。「峰迴路轉」是原著的最大特色,既有BBC影集在先,電影劇本勢必要調整才能創造相同的驚訝效果。編劇很努力,可惜努力不夠,而最期待的電影美學,讓我失望最大。表演的Tone and Manner一直搖擺不定,我不想使用「黑色幽默」、「邪趣」,因為導演讓演員朝著「卡通化」失控。這部影片也像極了《Bound驚世狂花》007版本。



電影幾乎長達二個半小時,只比BBC影集少半個小時。這半小時差距,讓電影劇本全部砍掉女僕淑姬(原著Sue)犯罪家族的背景關係,表面上節省峰迴路轉最後一轉,其實重創角色層次和內心糾結,淑姬的心理動機只剩下賺大錢遠走高飛和華服首飾。一旦愛上小姐秀子(原著Maud),立刻見風轉舵和小姐同謀。既然淑姬沒有為家族爭光、不負養母期望的重責大任,開場大雨中含淚揮別的戲碼,只是用來解釋犯罪家族「重情義」,願意假扮成消防員,火燒精神病院輕鬆救出淑姬。

淑姬和秀子的感情,變得單刀直入,一見鍾情。原著裡漸進式的情慾覺醒,在電影變成一觸即發的「天然拉」。淑姬拿出介紹信,第一眼就覺得小姐真美。導演加油添醋讓小姐在淑姬抵達的第一個晚上便窺見對方裸露的胸部。若秀子如此飢渴女體,根本等不及淑姬。

電影的感情呈現都太直白了。小姐責打其他女僕故意偷走淑姬的鞋子,原意應該是想保護她的受害替身,卻像是小姐提前為淑姬動情。淑姬穿鞋在客廳裡大步作響,擺明是吃醋抗議。兩人互為對方打扮,穿衣脫衣只顯得調情成份居多,秀子根本忘了要把淑姬假扮成替身的罪惡感。

原著裡磨牙相視,僅有觸覺和視覺。電影加重口味,連同嗅覺、視覺、味覺(小姐吃糖)一起作用,以便讓兩人感官全面淪陷,加速感情,並且用來對比那批只能遠觀耳聞的男賓。

朗讀變成舞台表演實有商榷之處。姨父雖然是假貴族又需錢,但上層社會的名聲壓力,不致於把自己的親族推上這等火線,大可由旁人執行。原著裡的收藏家自認為是正經的學術研究,更顯得對Maud的養成教育冷酷無情。電影的姨父到最後只是個愛聽髒故事和肖想姪女陰戶的老頭,導演節省下來的篇幅和精力卻用來呈現地下室更怪異的收藏。

我同意部份片段的巧思。例如秀子在停電黑暗的片刻,不看書而能朗讀女女情慾的章節,我認為是最接近原著精神的一幕。可惜秀子在燈光一亮,擦拭自己興奮的汗漬,又回到電影直白風格。秀子拉鈴呼叫女僕,最後拉線扯斷,比喻小姐的飢渴難耐,這也是個佳作。電影裡讓淑姬學會寫字,符合原著的象徵意義。電影中段秀子和淑姬同盟,讓淑姬識字,代表讓她看見事情的全貌,也變成改由淑姬破壞圖書館的藏書。

電影的床戲一直被當成宣傳重點,我本來很擔心沒有妥善處理。事實上這是朴贊郁的高度政治宣誓,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電影用剪刀式比喻女性同盟的意涵。對比電影兩個角色極度大男人嘴臉,最後落得在地下室自尋死路。朴贊郁的高反差劇情,雖然讓人爽度有餘,卻細致不足無法回甘。

結尾的床戲頗多爭議,有人覺得多餘,有人覺得剝削。所以我說這部片有007模組,輕鬆完成任務之後,再用主角的床戲謝幕。Happy Ending!

結尾床戲方式是秀子在停電黑暗片刻所朗讀的女女情慾章節,更往前呼應小時候被姨父體罰,一面叫她口含銅鈴噤聲,二方面用一條三掛銅鈴痛毆她的手背。現在口含銅鈴只是為了濕潤,銅鈴的作用只為交歡助興,不再是體罰。好啦,我了解朴贊郁的女女情慾宣誓,但這只是一小部份,並不能成為一部完整的好電影。



27 意見:

匿名 提到...

看完韓國版覺得遠不如BBC版本……

Orange 提到...

我原本期望朴贊郁可以發揮他的黑色風格,很可惜添加過多輕鬆搞笑成份,調性好混亂。

Lang 提到...

於是我打消了去看這電影的念頭——本來動力就不是很大。

Orange 提到...

還是有不少人喜歡這部電影,我只是希望因為本片而知道Fingersmith的觀眾,有機會讀到原創的設計。

RBH 提到...

未曾看過朴贊郁其他電影,但看過BBC版本的Fingersmith。因事先得知故事轉折也許抹滅一些觀影的驚訝感,但其新增的幽默也未見讓人驚艷。只見舊瓶未見新酒,似乎是裝了沒氣又不冰的碳酸飲料。

Orange 提到...

我看過朴贊郁前作《Stoker慾謀》,原本蠻期望的。

Unknown 提到...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承認是有點失望,Fingersmith的精華情節沒了! 兩女之間情愫缺少了鋪墊,感覺兩人之間有滿滿的情慾卻沒有感情這樣。

不過,作為導演忠粉,還是十分欣賞他這次在美指方面下的工夫,服飾,場景,燈光,攝影,配樂簡直是Fingersmith的超級豪華版,我被震撼了於是去看了第二次。拋開了成見不跟Fingersmith作直接對比,獨立以一部懸疑風犯罪片去欣賞,我認為它倒是相當不錯的。

戀母情結,父權壓制,東西色情文化,奇情畸情,日韓關係隱喻等等元素顯然使這部作品並沒有表明看來這般直白膚淺,也許是導演手法以及對某些情節的處理/省略讓部份觀眾產生“消化不良”。

唯一讓我挑剔的是導演對四位人物角色的塑造不夠飽滿,明顯的是他將力度放到別的地方了, ;-)

Orange 提到...

雖然我不太滿意電影,但是不反對大家去看,畢竟Fingersmith是少數能夠兩次改編成影視作品,我們還能嫌來嫌去比較,真是女同文學的里程碑。

虾虾 提到...

刚看完,有点被吓到,感慨韩式与英式差异之巨,想着若中国人拍这部片子,不知啥样......

Orange 提到...

到華人市場,若是導演心術不正,恐怕就是風月片。我看到有些文章對這部電影有點走火入魔的長篇分析,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分點時間看看原著,那才是創意的碼始來源啊。

虾虾 提到...

大家的境界在不同区间,难以强求。你说的长篇分析应该能Google到吧,我很好奇他们的着魔点在哪里。

Lang 提到...

Orange說得客氣,說風月,我直接一點說,只怕拍成淫邪。

Orange 提到...

我知道有人很喜歡這部影片,每個人的角度不同,但是如果至今沒看過原著,強烈建議看看原來的鋪陳。

Lang 提到...

請原諒我的一點執念。當年甚為讚歎的小說,沉澱十年後回想,也明眼見到不足之處,但執念仍然在,就像收藏很久的木匣,不能忍受被人拿去裝奇奇怪怪私貨,那樣嘩眾兜售。完全不能。

Orange 提到...

我確實不喜歡某些改編的方式,但也該像華老師一樣,對改編作品該放手就放手,不同版本的詮釋,並不會消滅原創,反而是重新活化原創。Fingersmith已有電視、舞台劇、電影,接下來可以期待繪本嗎?

ellen 提到...

刷了兩次,再回去看才發現第三部Maud和Susan的背景都忘得差不多了,才更能體會到Orange對原著與的細節比較與堅持。
說實話,我兩部都非常喜歡,可能是因為我把兩部電影當成完全各不同個體來做評比(即便韓版是藉由原著來作改編),各自注重的細節、表達的意念其實在某些程度上是相當不同的。
與Orange相同的是,原著刻畫雙方的情感是較為保留、謹慎、雋永。這也是為什麼從以前第一次看,10幾歲的青澀,到今年n刷,接近熟女的2x歲尾巴,最有印象的還是最後Maud對Susan的告白..("...關於我如何想念你...我愛妳")
而在,我反而最有印象的是淑姬讚嘆小姐的..恩您懂得(掩)、一開始就能看到小姐對淑姬撫摸手肘(flirt值大爆表),我就覺得案情不單純...但之後如您所提到的黑色幽默,反而讓我對此部片有另類的喜好。且此片給我另一個感覺是,導演一方面藉由女女戀&情慾,來嘲諷Male dominant society(e.g.朗誦的性愛內容、伯爵說女性在被強迫的情境下會更興奮等),這是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的。
尤其現在南韓還是個對於男女角色非常傳統社會,讓我覺得導演有想傳達此嘲諷的意味。
和伴分享觀後感時,她說她很喜歡一開始就定義出淑姬本身就是拉子,對女性身體有渴望的設定。她說之前她看了兩三遍指匠才說服自己Maud真的有喜歡Susan...lol

最後,很高興因為在搜尋Carol時認識了您的部落格,很喜歡您在拉子方面的電影、影集、人物等的介紹呢:)

虾虾 提到...

哈哈,好期待绘本啊!我曾想过把BBC影视版截屏打印出来再配上版主和Lang的文字做成厚册独自珍藏:)

Lang 提到...

平靜下來想想,其實我不反對創意,只是不欣賞消費女同話題,夾帶私貨。這電影也不是一無是處,它瑕瑜互見,也算得上金玉其外了。對了,配樂可以贊。

謝謝樓上抬愛。拙譯FS中文版哪天出了,我告訴你。

Orange 提到...

華老師不是單純的小說家,她是文學家。我很喜歡她的作品裡藏著很多細節,很少直白說明,所以讀者才能反覆咀嚼文字,像品嚐頂級的美酒或咖啡,入口後有不同的中段、後段餘味,而不是一鼓腦的一味。Maud與Sue之間在書裡是一段漫長的恍然大悟,在BBC的版本已稍微直接一點,但ElaineCassidy的演技仍然強力支撐著原著角色裡的冷酷與邪惡。我能夠理解The Handmaiden吸引年輕世代的原因,但如果要品味更多的層次,應該不僅止於此。

虾虾 提到...

静待Lang姐译作,遥想中英重读也是一桩趣事;最近在温红楼,草蛇灰线,伏延千里,Lang用风刀霜剑形容过Maud的境遇,哈哈,过瘾!

Dawn 提到...

看完了,第一次之傻眼的,想說是在幹嘛。一來衝著對導演的偏愛,二來因為被預告嚇到完全不抱希望,傻眼歸傻眼,但隱約覺得似乎有錯過了什麼。再看,似乎有點了解了,嚴格地說起來,其實這部根本不是改編作品。參考了一些評論後,更確切的體認到,朴導演只是取了最外面的架構,然後放進全然不同的精神。有人寫說書作只是編劇們的靈感,我想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因為完全不同,以書迷的身份來看,老實講無法接受,怎麼會搞成這樣?每個角色未免都走鐘過頭!原著的經典之處完全消失!!但,當以非書迷的角度,當作這是部跟Fingersmith完全無關的電影來觀看時,倒是有些有趣的東西浮現出來了。不過現在還沒完全釐清,但我相信特意挑選1930日佔時期的朝鮮,一定有其意義。有的時候會猜想,擁有日據歷史的我們,我們能夠看出一些被殖民者的情節嗎?大概是因為導演有說過一句話是:”這部片是拍給韓國人看的“ 讓我忍不住多想去注意這個部分。小小想法...

Lang 提到...

@Dawn 是,前幾天在FB留言談到,我也有類似的感受。當我拋開小說,也拋開BBC版本,把這部電影當做獨立作品觀看時,確實看出他設置時代背景是花了心思,韓語日語根據場景的交替使用,也是有殖民地語言政治和身份政治在裡面,但我們外國人若不思考,也是輕易get不到(一個韓國人,挖空心思要變成日本人,穿和式衣服,平時說日語,做起猥褻下作之事,譬如強迫家中女性朗讀色情小說,也是用“強者的語言”日語,頗為反諷)。本片攝影細節考究,畫面精緻華美,這些都好,但略有形式大於內容之感。我始終認為它對女性身體消費是顯而易見的,無處不在的男性凝視讓我不太舒服,尤其最後船上的一幕,在我心中給這部電影減了很多分,就算是在單獨考量的情況下。

@虾虾 听编辑说,大概是今年年内吧。

Orange 提到...

我看得找個頁面把Lang中譯華老師的作品全部列出來。

Dawn 提到...

@Lang大:
謝謝Lang大的回覆!我特別想跟您請教關於男性凝視這個部分,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實在很遲鈍,想請Lang大指點幾個方向... 看不出來覺得傷心...我不想只是看感覺,還想看到攝影機後的意識為何!

Lang 提到...

@Dawn 真是大哉問!這話題太大太深我不敢指點,只能說探討。Male gaze來源和定義可參考 http://www.ln.edu.hk/mcsln/key_concept_04.html ,我的理解,簡單說即是女性被“景觀化”。然而在今日的影像的汪洋大海里,鏡頭後掌鏡的,銀幕前觀賞的,兩性都有參與,辨別並非易事。細微的差別只是來自內心感受的分別:某些畫面拍出來,是引起男性好感,被觀賞,獵奇,換句話說就是“無害”;還是不在乎好感,帶來震撼,敬佩,甚至威脅?我的淺見,野人獻曝。

Lang 提到...

@Orange 不敢當,東西太少,獻醜都沒幾樣,真的列一頁兩行就寫完了,羞愧。

Dawn 提到...

@Lang大:
感謝感謝,我得來好好的研讀一下。因為所學必須而接觸了社會學,因此發現自己對這方面的議題很有興趣。而且去年剛好買了文中提及伯格《觀看的方法》,配在一起實在太棒!謝謝!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