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Weekend Crush
3 小時前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Loving Annabelle>的編導Katherine Brooks節衣縮食獨立製片的行為令人敬佩,但不論她在網路上花多少精神說明創作理念,都無法掩飾她的作品眼高手低的問題,甚至讓我質疑她的誠懇.在網路一片盛讚聲中,這一篇是評價較負面的Minority Report.
老少師生戀情,挑戰的是倫理與階級對愛情的桎梏.我們可以用開放的心胸來接受各種感情形式,但編導至少要提得出好的戲劇點吧!我認識不少現職的中學老師,一看Simone的角色塑造,就覺得大有問題.她太柔弱無定見,像不經人事的少女,一點都不符合角色該有的年齡和專業態度.而Annabelle則太過老成進取.那種藉機摸項鍊、碰手指、送玫瑰的追求方式,一方面引不起成熟觀眾認同Simone,二方面Annabelle如此輕易得手,戲劇的衝突性被白白浪費掉(又是因為預算不足嗎?)
導演很愛廉價消費禁忌主題,Simone在教堂內幻想被Annabelle勾引,就是掛禁忌的羊頭,賣譁眾取寵的狗肉.情欲綺想在拉片不是沒用過,<When Night Is Falling 夜幕低垂>裡神學女教授一邊抑鬱地洗碗,一邊幻想女魔術師從背後悄然地撫吻;<Fucking Åmål 同窗之愛>年輕的Agnes想像暗戀的Elin在她頸上一吻;連<Imagine Me and You>都有一段幻想....但是在教堂的性幻想?如果沒有阿莫多瓦的功力,不要輕易嚐試.
導演最糟糕的羊頭狗肉,出現在同學Cat於游泳池吻Annabelle,前段拍得像是<Wild Things 野東西>,後段Annabelle突然變臉義正詞嚴推開Cat.但是導演在預告片故意只出現前段,令人厭惡她的商業操作.
有一段,大家玩起"I have never"的罰酒遊戲,Annabelle故意出題「我沒有和女人做愛過」,因為有經驗而喝罰酒.她自己是無所謂,其他女孩還覺得很興奮,算是有趣的一點.這個遊戲在<Go Fish>已是一段經典,導演拿來再度回收利用.
Cat很早就猜出Annabelle迷戀Simone,她忽而男情女情的性向,反而較有時代感.校園中知道Simone性向的人不少,校長曾經控制過年輕的Simon,也在門外看到Simone與Annabelle的奇異互動;神父不僅知道Simon與Amanda偷拿葡萄酒,其實也知道她們的關係.當Annabelle為了否認暗戀而與Cat大打出手流鼻血時,我突然想額手稱慶,活該妳打不贏.
我感到唯一有趣的是二位主角做愛前後的衣服.Simone在舞會上穿的是白色外衣,等到被Annabelle剝掉,發現裡頭是象徵慾火的全紅內衣.次日被校長破門而入,Simon急忙穿上紅色外衣,象徵心性終於內外一致.
我沒有那種慣性,認為改編電影一定比原著差.不同媒體有各自表現的優勢,我喜歡分解評斷.但是這次電影編劇實在太便宜行事了,就算演員再傑出,也只像文過飾非.
作者Zoë Heller曾任報社記者,第一本小說是Everything You Know,描述中年男子Willy Muller以幫好萊塢名人代撰回憶錄為生,聽起來很符合作者的「核心競爭力」.Heller不諱言第二本書的靈感來自於美國Mary Kay Letourneau於1997轟動全球的師生戀,她與13歲的男學生持續發生性關係,後來還生了二個孩子.2005年當事人終於成婚,新聞才暫時告一段落.Heller將它當創作藍圖,建構另一個核心主題:孤寂.
Sheba Hart 希芭
把希芭推向康納利還有一個更大的環境因素.希芭在那所學校顯得太特出,太漂亮.出於她的上層家世,和她保鮮如新的天真.每個男同事都在垂涎卻不敢行動,但是「只有康納利,要不是太年輕,要不就是太愚鈍,未曾察覺到自己膽大包天,才敢挾其魅力鍥而不捨地接近她。他既不怕她,也不惱她,也毋需索盡枯腸地盛讚她有多美。他望著她時,彷彿要把她吃了。」(P.31)
Barbara Covett 芭芭拉
無邊的孤寂
丹妮出身卑微不明,看上去像是混血。她沒有爹,媽媽是個貧困的酒鬼,在她五歲上就把她交給了給社工。她轉過幾個托管家庭,十一歲被性侵犯,墮胎,後因縱火罪入獄,叛了七年。丹妮在外無親無故,無人探望。她不善言辭,三言兩語不合就動拳脚,獄中沒多少人跟她親近,除了混世霸王杜雪兒。因此她便認了杜雪兒做老大,跟著她在獄裏橫行,壞事沒少幹,强暴搜身Zandra,逼死Rachael,運毒,收風,夾帶電話誣陷Nikki,越獄後虐打Bodybag夫婦,栽贓Crystal等,都有她積極參與,雖然不是主謀。從小沒爹養沒娘教的丹妮,一邊冷漠,一邊也患著感情饑渴。她看見小T Shaz,眼睛也亮了,心花也開了,似乎也懂得保護弱小了。雪兒一個媚眼,Shaz幾句稱贊,她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大打出手,或者把釘子往自己舌頭上釘。
監獄裏的每個人,都有不甚幸福的過去,犯事的客觀原因,但這幷不能合理化她們的行爲,丹妮始終是放了火,Shaz始終是投了毒,雪兒始終是殺了人。電視劇貌似顛覆地挑逗了大衆一把,最後還是回到社會規範。第三季結束,丹妮和雪兒躺在游艇上,被西班牙警察追問,跳入水裏不知所終。她不是一個很可愛的人物,不象尼琪那樣有信念有執著,也不象蘇,同樣是目不識丁却心地純良。丹妮總是消極地在邊緣沈浮,正邪邊緣,親情邊緣,缺乏自製,隨波逐流。三季之後的事我沒有跟下去,以丹妮的性格,最終恐怕也是游離在社會邊緣,或監獄。
對了,丹妮個拉子,但這絲毫沒有使她更好或更壞,這是我喜歡BG的原因之一。
要說拉寇獄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哼哈二將,非茱麗雙姝莫屬。此二人一高一矮,一徐一急,一攻一守,一唱一和。茱麗們四十上下年紀,高茱本名莊茱麗(Julie Johnston),矮茱本名宋茱麗(Julie Saunders),都是倫敦人氏。二人因做皮肉生意時搭夥偷了客人的錢,給判了偷竊罪入獄,刑期兩年。後來又因爲在獄中“意圖傷害他人”(GBH with intent),兩人都被再判了八年,戲份一直延續到三季以外。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說宋茱麗。這宋茱麗生得小巧玲瓏,心眼活範,口無遮攔,心腸是不錯的,在獄裏人緣頗好。她有個十多歲的兒子,名喚大衛,是她的心頭肉,送了去讀貴族學校。做娘的把臉掖在褲腰裏出來做,無非就是爲了給兒子掙些學費錢。大衛這孩子也乖巧,心裏記著娘,時常打電話寫信來問候。大衛的親爹是矮茱當年的同學,老實敦厚。矮茱刑滿釋放時,托莫尼卡安排的福,見才著遲來的春天。
這兩人頭腦簡單,言語搞笑,愛凑熱鬧,真出事時又怕事,給拉寇監獄帶來很多喜劇。對她們來說,監獄跟外面分別也不大,監獄裏至少吃喝有著落,有姐妹們照應,在外面,不過自由地賺些辛苦小錢。雙姝不像尼琪那樣黑白分明,是非拎不太清,只要不殺人放火,仿佛都沒甚麽大不了,她們釀過私酒,幫過Yvonne接色情電話生意,整治過Bodybag,也好心促成過Crystal和Josh的好事,服侍扮殘疾的妓寨媽媽桑Virginia。她們是我們身邊的生活中時常可以見到的人,平庸,矛盾,毫不出色,諸多小缺點,讓人發笑,給人帶來一些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