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Weekend Crush
3 小時前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Egon Schiele (1890-1918) 席勒
木馬文化在去年出版The Price of Salt的中譯本「鹽的代價」(*Review),引起「薇珞與泰拉的魔法空間」家族內一陣討論,最近我才有時間來閱讀,我發現作家本人的經歷比小說更引人興趣.
一位Highsmith的前女友Marijane Meaker於2003年將她們1959-1961相戀的故事出版:Highsmith: A Romance of the 1950's
說到Marijane Meaker,她也是一位大有來頭的暢銷作家,但不是發跡於正統文學界,而是50-60年代紅極一時的lesbian pulp fiction 女同性戀煽色腥小說.Meaker於1952年的著作Spring Fire被視為這個類型的開山祖師.原本此書只是在車站、火車站、藥房的自動販賣機通路,吸引男士購買,沒人指望這種廉價平裝書能長銷熱賣,沒想到它竟然再版到三刷,售出150萬本,不但讓出版社再接再厲,引進更多知名女作家進來,連男作家都不得不在書中販賣一點女同情節.當時隱而不見的女同志,搭著這股風潮,看到一些關於自己的故事.
另一本傳記Beautiful Shadow: A Life of Patricia Highsmith,提到更多她的情史.年輕時帶點小T風格的Highsmith常和已婚的異性戀婦女糾纏不清,但同時,她認識一個男子,為了矯正自己的性傾向,還特別去接受心理治療.結果,醫生建議他們和其他夫妻一起接受團體治療來減緩同志傾向.妙的是,Highsmith在日記上提到:"Perhaps I shall amuse myself by seducing a couple of them. 或許我就引誘他們幾個來找點樂子吧."
在「鹽的代價」中譯本提到故事靈感真有其人,在傳記中更進一步說明那位來買洋娃娃的女士名叫Kathleen Senn,把當年27歲的Highsmith迷得神智不清.Highsmith之後沒有正式與她再度會面,但Highsmith確實有跟蹤到地址住處,見Senn開出車道朝她駛向.Highsmith在日記寫下:
身為一位犯罪小說作家,她認為社會大眾對正義的追求,是"boring and artificial"(無趣且矯情).她的小說雖然出現幾個警探,大多無功而退.她沒有興趣讓「做壞事」的角色受到逞罰.她到底是看透了道德,還是違背道德?每個人自有不同看法.
小美人魚+白雪公主
睡美人+灰姑娘
睡美人+印第安公主
美女貝兒+阿拉丁公主
美女貝兒+白雪公主
阿拉丁公主+印第安公主
花木蘭+阿拉丁公主
自由女神+司法女神
就以最近<Definitely, Maybe 愛情三選一 (2008)>來看:一位面孔漂亮但判斷力魯鈍的男子為主角,描述他與三位女性之間反覆的感情折磨.老實說,「三選一」不是指那位仁兄要選那一位女性,而是三位女性中,那一位願意曲就他.
要比較誰命苦,<Feast of Love 愛情盛宴 (2007)>裡的Greg Kinnear真是不遑多讓.<愛情三選一>的男主角只是搞不清楚他最適合的對象,而<愛情盛宴>的男主角則是魯鈍到搞不清對方到底愛不愛他.他的太太(Selma Blair)轉向女同,並不是一種嘲諷,而是第一位向他揭露真相的人.
我最喜歡觀察演員表中有多少位演過同志角色:Greg Kinnear在<As Good As It Gets 愛在心裡口難開(1997)>、Radha Mitchell在<High Art 高檔貨 (1997)>.
<Broken Flowers 愛情不用尋找 (2005)>裡的Bill Murray,一生結交女友多位,老來一人獨居.他其實很享受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我倒不覺得他有什麼情路困頓.他只是為了追查那位前女友幫他留下個18歲的大兒子,而走上探訪的歷程.
其中一位前女友由Jessica Lange 飾演動物溝通醫生.電影裡沒有明白點出她與掌門小姐的關係,但是戲中Chloë Sevigny對Bill Murray的惡眼相向,以及抓著Jessica Lange,而她又對著Chloë Sevigny欲言又止的神情,巧妙地傳達二個女人的關係.哦,Bill Murray,這不是你的錯.
伍迪艾倫幾乎在所有影片都是處於愛情困境的悲情男子.在眾多戲劇原因中,「老婆轉性成女同」早在1979年就被用在<Manhattan 曼哈頓>.預告片中被當成宣傳重點.
<The Blood of Others (1984)>,法文片名<Le sang des autres>,流通的中譯片名為<喋血情>.它根據Simone de Beauvoir同名原著改編,但是劇本與原著精神差異甚大(*原著英文詳介,在後半段)女主角從率性自我,歷經苦難轉變為勇於承擔,以及她對同為女性的情誼及同理心,在電影中都被大幅削弱,徒留四角戀情的枯幹.但是作品主題,依然是茱蒂最鍾愛的女性英雄歷程.
她在片中演唱的曲子"They All Fall In Love"是知名作曲家Cole Porter早期的作品.說到Cole Porter,<De-Lovely 搖擺情事 (2004)>便是描述他生平的影片.其實早在1946年,便有<Night and Day>由Cary Grant(卡萊葛倫)扮演Cole Porter.
我的秘密「同樂會」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是他大紅的作品,其實這部作品是承接男同志影史中男色類型的傳統,我隨手選一篇:同志愛國電影: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就可以明白.對於女同而言,也沒有空手而回,我們的Lena Headey,才在<Imagine Me And You 新娘向後跑(2005)>(*Review)讓大家盪氣迴腸,所以這部片就有一小部份女男同志支持.
到了<P.S. 我愛妳>,傑瑞德巴特勒很幸運地與希拉蕊史旺對戲,她也是受女同觀眾支持的女星.看來演過女同的演員頗有旺男運.這一旺,終於讓傑瑞德巴特勒與天后茱蒂福斯特在<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同台演出. 如果再追溯他的發跡,還應該感謝Angelina Jolie在<古墓奇兵2>便與他對戲.
演員表真令人開懷.我從來沒想到Gina Gershon也可去演甜美的姊妹淘.看到二大女同電影偶像人物並列,真是天方夜壇.我完全不想理會,別人批評Gina Gershon年紀超過,不適合演三十幾歲的好朋友.
Kathy Bates(凱西貝茲)在本片飾演母親.因為<Fried Green Tomatoes 油炸綠番茄 (1992)>我特別留意她的演出,後來她在<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1998)>毫不隱諱地飾演「歐蕾」配角,我在我的片單中一定為她保留一 席.看她也在本片出現,就好像暗地裡開了一場「同樂會」.
我在路上突然看到公車廣告在宣傳茱蒂福斯特的新片<Nim's Island>,台灣中文片名譯為「尼魔島」(奇怪的譯法).這才發覺它即將在4月18日上映 .
從她在片中被拉出大門那一幕,我突然想談談茱蒂有些影片中的「封閉空間」與出櫃關係.雖然有點牽強,卻是個有趣的觀察.
■<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茱蒂在拍片完成後,於現實生活出櫃,「封閉空間」就變成過去式.我們看到不敢出門的作家,被英雄拉出門外,去解救小女孩.由於這個英雄是女性作家內心的投射,所以作家走出門外,並不是被迫,反而是發自內心(雖然是內心掙扎),去接受英雄歷練的召喚.第一個概念原型開始轉變:出櫃=解救小孩
在ITV的網站上仍然看不出Affinity播出的日期,原先在Amazon UK預告4月7日開始銷售DVD.但是今天Lang阿朗提供LOVEFilm.com的消息,DVD銷售日期改為 5月12日.總長度也改成9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