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2010/04/30

Chloe and Nathalie

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Chloe》預定於2010/07/23在台灣院線上映,中文譯名為《色誘》. 《Chloe》一開始就擺明改編自《Nathalie愛上娜塔莉》(*請參考之前發表的影片短評).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原著低調的演出,最後才和盤托出的意外轉折.法國人的道德觀和女性情誼與說英語的加拿大人真是截然不同,《Nathalie》是惺惺相惜的女性同盟,《Chloe》的女女情誼就扭曲得有點自我作賤.既然如此,我把看《Chloe》的樂趣全放在拆解它的改編觀點. Atom Egoyan(艾騰伊格言)處理情慾場面一向大膽,再加上這次的改編劇本是Erin...

2010/04/29

You might want to check it out

最近我在溫習《When Night Is Falling》,發現導演Patricia Rozema和該片的配樂Lesley Barber是一對拉子伴侶,兩人合作過許多作品,最早的合作溯自《When Night Is Falling》,可能是她們的訂情作. 今晚轉到HBO時,突然看到介紹《Kit Kittredge: An American Girl 小太陽的夢想》(2008),我一眼認出Patricia Rozema的訪問片段,她比網路上的照片看來年輕許多.拜Julia Roberts茱莉亞蘿勃茲監製之助,網羅不少明星共同演出.這是一部以童星為主的故事,這些大人有點幫忙社會公益的味道. Patricia Rozema近年作品越來越少,突然跳到兒童電影一開始讓我嚇了一跳.想想她與Lesley...

2010/04/23

Boogie Woogie

《Boogie Woogie》是去年在影展推出的影片,直到上個週末才正式在英國院線商業放映.大陸網站的中文譯名為《搖擺畫廊》.我不會推薦這部影片,只是提供消息讓各位「知悉」Heather Graham(海瑟葛拉罕)再度演出一部與女女相關的影片. 劇情與藝術買賣有關,卡司陣容頗驚人:Gillian Anderson(X檔案女主角)、Alan Cumming(TLW第三季演出The Planet的秀場主持人)、Charlotte Rampling(夏綠蒂蘭普琳,英國資深實力派女星)、Amanda Seyfried(她從去年起片約不斷)、Stellan Skarsgård(《神鬼奇航》鞋帶比爾).....故事圍繞著藝術圈裡複雜的情慾關係. 海瑟葛拉罕已經年紀不小,最近兩年頻頻裸露,之前在《醉...

2010/04/21

You can run but you can't hide

「青少年不宜」的成長故事 和The Runaways樂團同一時代的觀眾,不知道還有沒有精力去看場電影?認識Kristen Stewart(克莉絲汀史都華)和Dakota Fanning(達珂塔芬妮)的年輕影迷,我懷疑能突破R級限制進到電影院(台灣修剪為輔導級)?中間的年齡層呢,仍然用下載來消化另一部影片? 一個在70年代短命的女子搖滾樂團,怎麼看都是個非主流的電影故事.沒關係,我們有雙非主流的眼睛.我強烈建議這時還要有講究音質的耳朵,找一間音效良好的電影院,享受電影的聲音震撼.我們趕不上當年演唱的盛況,至少不要辜負年輕演員開口的熱忱. 拍攝音樂MV出身的義大利女導演Floria...

2010/04/16

Constance McMillen's equal right for attending high school prom

美國密西西比州一位高中女生Constance McMillen準備參加學校的舞會,但是學校「因故」不准她參加.美國平權團體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為她向學校提告,保障她擁有出席舞會的權利.校長不知是何方頑強份子,乾脆取消了舞會.後來念頭一轉,聲稱會再舉辦一個舞會.結果這場假舞會只有寥寥幾人出席,原來學校易地另外規劃一場真舞會,根本沒有通知Constance.聽起來真像偷天換日的電影情節吧? 爭議的關鍵是因Constance是我們的拉子姊妹,她表明想偕同女伴出席,但學校強制規定只能異性伴侶,要不就單獨參加.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可能她會和女友分別以單獨身份出席,再到舞會碰面就好了.這次風波是因為有人勇敢地抗議:為什麼我沒有像別人一樣攜伴的權利. 如果你注意過好萊塢影片出現的高中舞會,應該會了解這不只是跳舞而已,這是學生和家長的社交大事.學生光要決定找誰一起出席就是門重要功課,如果還不是情侶,也得準備成為Date約會對象的架勢.有些家長還會為孩子出門前拍照,因為那是轉大人的一刻.更別說舞會中為雙雙對對安排的活動.Constance...

Baby Boom:part 3

French Twist (Gazon Maudit) (1994) - 我的心裡只有妳沒有他 這部法式瘋狂喜劇不是典型的酷兒影片,而是商業電影中挑選了一個反傳統家庭組合的故事。多虧法國人的幽默感,讓一般觀眾不會望而卻步。當年我在台北中興百貨的電影院看首輪放映。那一個地區曾是台北最具「知青架勢」的聚落,這部影片確有如魚得水之地利。 男主人花心在外,多才多藝的Uncle T趁虛迷住了女主人。男主人急急回防,為了挽回妻子竟答應三人共同生活.當然,男主人想辦法挑撥離間讓第三者不如歸去,但對方附帶條件是想生個小孩,於是兩人一起幻想著女主人辦事.過了一陣子,女主人找到她,發現離去的緣由和她即將臨盆,堅持將她和小孩帶回家.....於是三個大人和數個小孩一起組成大家庭. 這是商業電影中少數對雙性戀態度正面,不但女主人越來越顯強勢,連男主人最後找房子時都被俊俏的男屋主迷得神魂顛倒. Being...

2010/04/07

Baby Boom:part 2

The L Word (2004~2009) I.C.對影集中的許多題目處理得虎頭蛇尾,但對T&B與小孩的故事卻始終沒有鬆手過,所有可能發生的支節全都寫進劇本,是這同類劇情的百科範本.其實與小孩劇情有關者不只TB,Jenny在White Party遇見第二位同性情人,因為還不想生子安定下來而戀情告吹.Helena一出場就是在爭撫養權.最奇怪的是讓Max在性別的模糊地帶懷孕,弄得只有爭議,沒有誠意. Saving Face (2004) - 面子 傳統的華人家庭好不容易接受了女女伴侶,但對傳宗接代卻一點也不放棄,Wil噴出的那一口酒絕對是戰慄一百,巧妙地隔海呼應《愛像一條魚》。 Hospital...

Baby Boom:part 1

女同影片在千禧年之後到達嶄新的發展階段,其中為數不少提到「女同生子」。這類劇情通常一開始是問道誰要負責生育,繼而是怎麼進行.小孩生下來,接下來又有撫養權的爭議.這樣的主題特別引人側目.並不是因為它叫好叫座,反而是一直都沒有深獲人心的作品出現,讓女同的角色能超脫傳統女性的範圍。 今年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由《The Kids Are All Right》勇奪,獲得大部份影評的讚賞。或許在這一個主題中終於出現了佳作。在等待它商業放映之前,我們可以回頭看看過去的影片,了解這些年來「女同生子」的故事是如何發展? What's Cooking (2000) 四個家庭發生在感恩節的故事。一對女同志回家團圓,爸媽只是默認她們的關係,但不願大方擁抱。結果邀來作客的大嬸婆,不解緣由就是愛打破砂鍋問到底。Rachel(Kyra...

2010/04/01

Hair Romance

小時候對美容院的印象很可怕,洗頭就如殺雞拔毛一樣,毫無享受可言.我第一次發現洗頭是種寵愛,源自《Out of Africa 遠離非洲》(1985).Robert Redford(勞勃瑞福)在荒野為Meryl Streep沖水洗頭(見YouTube片段).老帥哥的洗頭技術雖然粗枝大葉,最後他小心翼翼地倒下沁涼冷水,當年梅姊那一刻滿足的微笑,情人之間的溫柔體貼直讓人徸憬. 好萊塢早就知道,搞定頭皮就能收取人心.《Shampoo 洗髮精》(1975)裡的Warren Beatty(華倫比提)是個一天到晚和女人上床的美髮師.美髮早為私密關係另闢幽徑. 《洗髮精》的花心情節不專屬於異性戀,《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