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1986/06/13

Mona Lisa

Mona Lisa 蒙娜麗莎 (1986):the love of a man for the wrong person
(最近更新:2009/04/28)

二十年前要在知名影展的熱門影片中看見女同角色真是可遇不可求.她能夠不被編劇醜化,更是難上加難.當年在大銀幕上看到Bob Hoskins(鮑伯霍金斯)最後脫口而出"Well, I've sold myself for a couple of dykes. 我竟然賣身給一對女同性戀 ",我內心一陣震撼,他居然說了那時銀幕上甚少聽聞的名詞: the one that should not be named.

愛爾蘭出生的Neil Jordan(尼爾喬登)喜歡原創劇本,這部影片靈感來自一件英國小報新聞,一個前科犯被控重傷害罪,他為了保護一個妓女,痛打了皮條客.尼爾喬登的製作夥伴Steve Woolley很感興趣,想要由此發展倫敦版的<Taxi Driver 計程車司機>.

這個主意到了尼爾喬登手上,增添另外的層次:"I was interested in making a film about the total and absolute gap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我想拍的影片是關於男女之間認知上的絕對差異...."

他們找了David Leland來發展劇本(他後來以<Wish You Were Here 盼你在此>(1987)獲得英國影劇學院最佳影片),但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直到尼爾喬登遇上鮑伯霍金斯,喬登改寫了劇本,才為影片奠定基調.<蒙娜麗莎>基本上是為鮑伯霍金斯量身定作,他因此片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獎,但不幸在奧斯卡敗給<The Color of Money 金錢本色>裡的Paul Newman(保羅紐曼).

其實,尼爾喬登原本屬意Sean Connery(史恩康納萊)演出.但不論由誰演出,影片註定是從男性角度出發的故事,女主角就像Noir Film (黑色影片)類型中的女性角色:誘惑、神秘,甚至邪惡.



電影中不斷反覆出現Nat King Cole在1950暢銷名曲"Mona Lisa",除了顯示男主角George對老派浪漫愛情的憧憬,歌詞同時也暗示女主角Simone(Cathy Tyson飾)神秘行為:


    Mona lisa, mona lisa, men have named you
    蒙娜麗莎,蒙娜麗莎,人們這樣稱呼妳
    Youre so like the lady with the mystic smile
    妳像那位有著一抹神秘微笑的女人
    Is it only cause youre lonely they have blamed you?
    他們歸咎妳只因妳是孤獨一人?
    For that mona lisa strangeness in your smile?
    微笑中有著蒙娜麗莎式的奇異不解? Do you smile to tempt a lover, mona lisa?
    妳用笑來引誘情人,蒙娜麗莎?
    Or is this your way to hide a broken heart?
    還是用笑來隱藏破碎的心?
    Many dreams have been brought to your doorstep
    許多人嚮往拜倒在妳門前
    They just lie there and they die there
    他們只能死心而去
    Are you warm, are you real, mona lisa?
    妳是溫暖、真實的嗎,蒙娜麗莎?
    Or just a cold and lonely lovely work of art?
    或只是一幅冰冷、孤獨的美麗藝術品?

<蒙娜麗莎>融合許多影片的元素,就尼爾喬登而言,本片開啟他一直執著的主題:雙方感情因誤解生變.而他最拿手的是男主角愛上錯誤的對象.這個主題到<The Crying Game 亂世浮生>(1992)達到最高峰.

此外,不少英國影迷提到,英國Noir Film 三部最佳影片:由Michael Caine(米高肯恩)主演<Get Carter 大開殺戒>(1971);鮑伯霍金斯主演<The Long Good Friday 美好的星期五>(1980);以及兩位共同合作的<Mona Lisa 蒙娜麗莎>.

片頭一開始是朝陽初昇(與片尾海濱落日相呼應),George剛出獄,拿著一束鮮花.觀眾以為他要會見情人,其實是去探視7年未謀面的女兒.他看起來像是外粗內細的性情中人,一遇到前妻相罵,一束鮮花棄如糞土.他的好友Thomas(Robbie Coltrane,就是<哈利波特>影片中的海格)趕緊把他載走.簡單的出場,道出人物的性情和重要的關係.

尼爾喬登喜歡在作品中利用動物隱喻.George一出獄就買隻兔子送給以前的老闆Mortwell(米高肯恩飾),George為他代罪服刑7年.兔子是代罪羔羊的意思嗎?有一點接近.有人提到George-Thomas的互動方式,讓兔子更像源自John Steinbeck(約翰史坦貝克)的小說"Of Mice and Men(人鼠之間)" :


    書中故事發生在美國經濟大蕭條,George有點小聰明,Lennie則是弱智但力大無比.Lennie一路上常問George:「故事後來呢?」George不斷編織夢想安撫對方,將來農場會畜養很多Lennie喜愛的長毛兔子.但是Lennie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力道,常不小心傷害無辜,最後甚至失手悶死農場女主人.George只好選擇自認為對Lennie最好的方式一了百了....
<蒙娜麗莎>裡的兔子像是用來呈現失控暴力的反差.在最後一段,Mortwell帶來George所送的兔子,更營造出暴風前的肅殺氣氛.說來詭譎,Mortwell卻死在柔弱的Simone槍下.

劇本的初衷是拍倫敦版的<計程車司機>(*可參考我的簡介:Jodie in Taxi Driver),很多橋段與<計程車司機>似曾相識.尼爾喬登鏡頭下的倫敦夜景,與紐約同樣迷離.<蒙娜麗莎>片中出現二位雛妓與<計程車司機>Iris一樣,都愛吃冰淇淋.這不是抄襲,而是Homage(致敬).尼爾喬登自有他的解構重組.

<計程車司機>男主角的驅策動力,除了他偏激的道德觀,還有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對Betsy(Cybill Shepherd飾)如女神般的愛慕,反而比重不高.<蒙娜麗莎>George的動機,在道德上更多一份同理心,因為Simone要求他去拯救雛妓Cathy,與他的女兒年齡相當.當然,他對Simone的愛慕是最強烈的動力.不過愛慕最終枉然,又沒有其他的理由去昇華感情,隨之而來的反彈就更大.<蒙娜麗莎>與<計程車司機>、<亂世浮生>結尾的分水嶺就在於此.

<亂世浮生>的男主角基於「天性善良」,為對方扛下罪責,而<蒙娜麗莎>的George拒絕再揹黑鍋,決定捨愛情就親情.
  • 關於<The Crying Game>男主角「天性善良」,「勞倫絲」另有獨特觀點解析:洗手與性高潮,此文是我讀過對本片最拍案叫絕的分析.
尼爾喬登的影片常有秘密,但是他的強項不在真相的抽絲剝繭,很多時候是自我嘲諷主角忽略線索.<蒙娜麗莎>使用很多假象的隱喻,例如他的好友Thomas,除了當汽車技工,還兼差製作模型:假義大利麵、聖母偶像.

George不容易分清真相,有次吃義大利麵,還再三詢問是真是假?George雖能分辯聖母偶像,卻看不清Simone的真實身份.當George決定幫她找尋Cathy,他認為Simone基於聖潔動機,把她形容成聖者:
    "Actually, she's a nun in disguise....A Sister of Mercy. you know, those that wear the big white bonnets. Aye, with the big thingie. She doesn't wear this the whole time, though." 其實,她是修女偽裝的....有著慈悲心的修女。你知道,那種戴著白色大帽子。唉,那種有大帽沿的。只是,她不是一直穿著。

變裝的衍生意義不只發生在Simone身上,也發生在George身上. 他原本一身俗氣,經過Simone費心改造,不只像個適合出入高級飯店的紳士,他在教堂發現Cathy,對方還誤以為他是神父.

電影中的鏡子常被用以比喻虛幻,在George變裝的過程最為明顯.當他裝著花襯衫和黃皮衣時,飯店的侍者對他避之為恐不及.當George換成西裝和風衣,侍者自動前來服務.鏡頭上看見侍者出現在鏡子的反照中.

為什麼要再溫習一次「鏡子=虛幻」,因為尼爾喬登用另一個方式表示看透真相.

George終於找到Cathy被帶往性交易的處所.他無意中拉開一面紅簾,從單向監視玻璃透視Cathy痛苦扭曲的表情,而在另一邊是客人誤以為靠在一面鏡子前施行他個人的性虐待.George利用空檔機會打開鏡門把Cathy揹走逃離現場.

他帶Cathy到一家小餐館等候Simone.Cathy就像<計程車司機>的雛妓只點冰淇淋.但是這裡賦予一個更悲慘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她愛吃,而是她除了冰淇淋之外,無法嚥下其他固體的食物了.

George何時對Simone與Cathy的關係起疑,可以從這段對話和眼神開始:
Cathy:Do you like me? 你喜歡我嗎?
George:I don't know you, do I? 我不認識妳呀?
Cathy:She likes me. She really likes me. (指著窗外由Thomas載來剛抵達的Simone)她喜歡我.她真的喜歡我.(George看著Simone與Cathy相望的眼神,吃驚地咀嚼「喜歡」的意義)

接著換成George坐到車上,Simone進入餐館.他從另一邊看著Simone的眼神,與Thomas出現像鏡子反射一樣的對話:
Thomas:you like her(Simone), don't you? 你喜歡她嗎?
George: Yeah. Do you? 是呀.你呢?
Thomas:I don't know her, do I? 我不認識她呀?

George當下心裡有了譜.後來他載她們到Brighton的旅館躲避,Simone一進門隨手拿出藥單差George出去買藥.等到George拿藥回來,Simone連看都不看一眼,擺到一邊.

我一直覺得尼爾喬登對Simone的角色設計殘酷了一點.之前兩人從互相敵視到需要彼此,多麼人性化的舖陳.可是一到Cathy出現,Simone立刻見色忘友,彷彿導演就是要把她抹黑成心機利用.

注意George一進來時,是先看到鏡中反射Simone與Cathy兩人躺在床上,鏡頭一轉直視,兩人其實是分別躺在不同的床上, 脫去了外套,手拉著手.場面並不露骨,但George的疑問在此獲得充分的解答. (當年我是看不懂,這麼光這樣George就猜出她們的關係?)

George傷心之餘和Simone到Brighton碼頭攤牌,這是經典場面.現在來看這個場景,對我而言有不一樣的意義了.我知道這正是<Sugar Rush>拍攝的景點,Brighton是英國的同志之都.George怎麼可能在這裡爭得Simone對他的愛?

George嚮往傳統娶妻生子的愛情.他在碼頭上故意戴上可笑的眼鏡掩飾憤怒,質問Simone為何傷害他的感情.現在這個年代,大概沒有人敢寫出George這樣的人物,因為不符合政治正確的潮流.當年導演是描述一個與社會脫離多年的老派男子,平心而論,我對他的心碎依然有著莫可奈何地憐憫.

緊接著Mortwell的手下發現他們,兩人為了躲避追殺,拉倒了碼頭上成串的心形招牌.意味著最後一次攜手逃亡,終是心碎收場.

我非常喜歡看尼爾喬登劇本的對話,很多片段事後值得再三玩味.例如George對Simone態度開始修正時,有一段話中有話:
George:Do they ever want you back? 他們會回來找妳嗎?
Simone:Who? 誰?
George:your clients. 妳的客戶
Simone:Always. 一向如此
George:What, they--They fall in love with you? Well, do they? 那麼,他們是愛上妳,對吧?
Simone:Sometimes they fall for what they think I am. 有時他們是愛上想像中的我.
George:What do they think you are? 他們怎麼想像?
Simone:What you think. A black whore. 跟你想得一樣:一個黑人妓女.
George:Did I say that? 我這樣說過嗎?
Simone:What do you think then? 那你以前怎麼想呢?
Simone的角色一直在傳達一個訊息:她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女人.

電影中不斷穿插著George-Thomas討論偵探小說的內容.有些人覺得很浪費時間,但尼爾喬登有他文學上的意圖.

George在描述偵探小說時會使用第三人稱,有時他提到周遭發生的事情,也用第三人稱,好像他不敢表達自己的感情.例如他穿起西裝,Simone開始對他的態度改善,George會突然提到:"There was this frog, and no one would kiss it. 以前有隻青蛙,沒有人吻它"

或是最後結尾用第三人稱回憶Simone:"She was trapped. From the first time he met her, she was trapped. Like a bird in a cage....她被困住了.他第一次遇見她時,就被困住了.像是隻籠中鳥...." (另有一派說法,認為整部影片只是George自行編撰的偵探小說.不過尼爾喬登並不認可此說.)

George-Thomas討論小說故事中的被害人與加害人,有著偵探小說式的曲折離奇.Thomas以為被害人是人,卻是一匹馬.George一向以第三人稱描述故事,有一次卻突然跳進小說:
George:Remember the horse that was murdered? 記得那隻被謀殺的馬?
Thomas:Yeah. 記得.
George:I did it, and the lawyer's wife was very upset. 是我殺的,律師的太太(小說中的人物)非常生氣.

George了解以前Simone被老闆虐待的經過,氣得弄到一把槍想代她報仇.所以他說了上面這一段話,用第一人稱顯示他的感情.妙的是,之後Simone在餐館與Cathy會面,George不是滋味地從Thomas的車上要回到餐館前,他在門外看見一匹馬.George突然再度跳進那個小說中.我認為這是影片中最有神韻的一刻.

<蒙娜麗莎>有些對話被沿用到<The Crying Game>.例如Simone對於自己被迫去拍攝色情影片,她憤慨地辯解"It's me and a piece of meat! 那不過是我一的塊肉",把性交和感情劃分得一清二楚;在<The Crying Game>,雙手被綁的英國大兵Jody要小解,要求愛爾蘭解放軍Fergus幫他把那話兒掏出來,事後Jody便講了一句話安慰:"It's a piece of meat." 不過,這句話若用在Fergus發現Dil是男扮女裝時應該會更受用:性器官與感情是兩碼子事.

<蒙娜麗莎>與<The Crying Game>都在「tart蕩女」與「lady淑女」作文字遊戲.在<蒙娜麗莎>,George有次稱許Simone:"She's a lady.",Thomas馬上吐嘈:"I thought you said she was a tart. 你不是說過她是蕩女".George馬上強辯:"but she's still a fuckin' lady. 但她還是他媽的淑女".<蒙娜麗莎>的Simone既是tart又是lady.

在<The Crying Game>,Dil被發現是男兒身後仍執意到工地挽回Fergus.工地主任嘲諷蕩女來訪,Fergus本能地護衛:"she is not tart.",工地主任只好改口:"ok, she is lady",這回Fergus反而洩了氣:"she is not either".<The Crying Game>的Dil既不是tart也不是lady.




年輕一輩的拉子可能很難接受<蒙娜麗莎>的拉子角色以悲劇結局,但我們不可否認早期有些影片賦予女同劇情更多意喻和層次.雖然現在市場提供更多的女女故事,但是敘述的品質有等比提昇嗎?這恐怕需要同志觀眾,除了在意量的增加,也要開始相對要求質的精進.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