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顯示具有 Jodie Fost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Jodie Fost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11/26

茱蒂福斯特獲頒Britannia Award

這是十月底的舊聞了,我覺得照片可以振奮一下人心。聽多了反同團體的胡言亂語,我需要一點同志伴侶光明正大地的幸福與肯定。

這場盛會是茱蒂獲BAFTA英國影劇協會頒發Stanley Kubrick Britannia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Film,表揚她在電影業的卓越成就。由Jennifer Lawrence負責頒發,她開玩笑稱茱蒂是她想要票選的下一屆美國總統。茱蒂的全家人都到場,她的兩個男孩和伴侶Alexandra Hedison。



2016/05/12

茱蒂福斯特為《金錢怪獸》奮力宣傳


有機會再次看到茱蒂福斯特的電影作品,讓我有些激動。我心知《金錢怪獸》並非什麼了不起的藝術電影,但是看到她依然創作活躍,抓住機會繼續往導演的目標努力,有種莫明的振奮。

2016/05/06

茱蒂佛斯特星光大道留名

什麼時間該得獎,得獎效益如何恰到好處?我認為其中大有學問,而Jodie Foster(茱蒂佛斯特)的公關團隊絕對是箇中好手。她在5月4日「終於」在Hollywood Walk of Fame (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我大吃一驚,怎麼會到現在才獲獎呢?她在此時獲獎,想必和5月13日上映的《金錢怪獸》(Money Monster)有關,可以順勢宣傳她執導的新片。

頒獎儀式由Kristen Stewart(克莉絲汀史都華)發表引言。她們曾在《顫慄空間》(Panic Room)合演母女,當年克莉絲汀活脫脫就像茱蒂的年輕翻版,經過《暮光之城》系列,正以為她像一般童星,長大後走美麗純情路線,沒想到幾個轉折,此時此刻她更像是「茱蒂的女兒」。

2015/09/18

Jodie Foster 執導第四部劇情片:Money Monster


Jodie Foster 最近積極地朝幕後工作發展。上半年在紐約投入Money Monster拍攝工作。男女主角包括George Clooney(喬治克隆尼)和Julia Roberts(茱莉亞羅伯茲)。兩位繼《Ocean》系列後再次合作。喬治克隆尼先是被選為男主角,後來進一步加碼擔任本片的製作人之一。

故事敘述喬治克隆尼飾演電視名嘴,在理財節目Money Monster中大報投資明牌,有位觀眾聽從建議不幸傾家蕩產,一怒之下挾持名嘴。目前網路上看得到拍攝現場照片,是在華爾街取景。

2015/02/18

Jodie Foster 獲頒Laura Ziskin終生成就獎





Jodie Foster在Athena Film Festival獲頒Laura Ziskin終生成就獎。以下是她的致辭內容,雖然沒有金球獎終生成就獎那樣情緒激動,看她提到女性電影從業人員生態逐漸改變,她的獲獎代表歷史的見證。

2014/04/27

Wish you happy married life


Jodie Foster前幾天透過新聞稿正式宣佈與交往一年的女友Alexandra Hedison低調成婚。身為資深影迷,我祝福她能永遠幸福。

影劇媒體永遠有些奇怪的反應,我最看不慣的說法就是稱Jodie接手Ellen的前女友。這是什麼時代了?這與處女情結相比,好不到那裡。另外一種說法是批評Jodie與Cydney Bernard一起撫養子女多年,最後棄如敝屣,也沒給對方名份。

別人的感情生活是最不適合陌生人說三道四,那是兩人之間私下的合議,如果老是用傳統婚姻(或是宗教式婚姻)不能分離的概念看待,恐怕很難適應未來多元成家的方式。

突然想起《Café de Flore 花神咖啡館》談到放下感情的主題。

2013/04/10

Elysium Trailer

茱蒂福斯特的新片《Elysium 極樂世界》即將推出,她在片中是位有點負面的角色,在預告片出現的片段不多,都被麥特戴蒙搶去鏡頭。不過還是很令人期特她的演出啊。

2013/01/31

Jodie Foster on set of Elysium

Jodie Foster在今年8月推出的科幻新片Elysium飾演負面角色,這是她少見的嘗試。由於導演Neill Blomkamp前作為《第九禁區》,我相信即使是個負面角色,都能有血有肉。

以下劇照來自TwitterSimply_Jodie




2013/01/16

Jodie Foster's speech at Golden Globe Awards 2013

這段影片改成完整版,包含Robert Downey Jr的引言:


茱蒂的致詞:

"Well, for all of you 'SNL' fans, I'm 50! I'm 50! You know, I need to do that without this dress on, but you know, maybe later at Trader Vic's, boys and girls. What do you say? I'm 50! You know, I was going to bring my walker tonight but it just didn't go with the cleavage.

注意,各位「周六夜現場」的影迷,我50歲了!我50啦!我不該穿這身衣服,但說不定等一會兒在「偉克商人」就脫了。你們覺得怎麼樣?我50歲了!我本來要帶助行器,但是它和我的乳溝不太相配。

2012/11/07

Somewhere, Out there

在Jodie Foster電影中的男演員有不少人演過GBT的角色,以下是趣味整理:

Lambert Wilson (蘭伯特威爾森)

以《駭客任務》電影系列中那位愛秀法語的反派而聲名大噪,當年在《The Blood of Others》(1984)還是個很粉味的年輕小伙子。他最近越老越紅,作品在票房與口碑兼具,例如近期的《Of Gods and Men人神之間》(2010)。

2008年推出法國版的《喜宴》:《Comme les autres 一個娃娃兩個爸》飾演男同志,他很喜歡小孩,但是另一半卻不同調。為此他和一位有經濟困難的女性協議假結婚,擦槍走火生下一個娃。女方最後離開,他的另一半回頭和好。
(*電影中的法國社會並不認可同志伴侶能領養小孩,最近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正在努力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及允許同性伴侶收養孩子)



John Lithgow(約翰李斯高)

他近年來以喜劇聞名,但是他早期是以反派角色聞名,小時候看他演出Brian De Palma(布萊恩狄帕瑪)導演的《Blow Out凶線》(1981),令人印象深刻。

2012/09/24

Jodie in The Beaver

《The Beaver 海狸先生》很難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並不是因為作品不好﹣﹣事實上它優於我的期待,而是這部片有美國人不太喜歡的美國家庭崩落的主題,和梅爾吉伯遜惹惱眾怒的公開形象。


2012/08/30

Why Me by Jodie Foster

前言:茱蒂在1980年上大學了,在好萊塢可是件大事,畢竟沒多少個從童星出身的演員能夠從紙碎金迷的生活中全身而退,而且願意繼續唸書。還不是混文憑的三流大學,而是名聲響亮的耶魯大學。光憑這一點,就不得不敬佩她的能力和膽識。

她渴望平凡的新生活,卻出乎意料成為一場災難。她受到不只一位瘋狂影迷進入校園騷擾,其中約翰辛克利還模仿《計程車司機》電影情節槍擊當時的雷根總統。美國槍擊事件層出不窮,時有牽扯到受電影影響之說(例如最近的蝙蝠俠第三集),不過美式社會危機和槍枝管制的浮濫,恐怕才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茱蒂在槍擊事件發生後的聲明稿有一句幾乎哽咽但堅強的宣誓:"In no way have I ever been sorry about any film I have done." 我絕不為所拍過的任何一部作品感到後悔。

她的校園生活被毀,媒體報導與瘋狂影迷的侵擾不相上下。與其媒體道聽塗說,她在1981年12月透過《Esquire》雜誌,親自撰文表達第一人稱的看法,不論就她個人,還是在普遍淺層的演藝界,都算是少見的舉動。

前一陣子,她為銀幕女兒 Kristen Stewart 罕見地再度撰文護衛,可以看出她一貫的邏輯:媒體不應公審演員的私領域,大眾應該專注其專業表現。讓我想起她之前護衛梅伯的立場相同。這個社會充滿太多廉價的毒舌和揶揄,大家跟著丟石頭打落水狗,卻忘了反省自己有沒有丟石頭的權力。

你可以不同意她的理想化觀點,但她勇於捍衛自己理念的勇氣值得尊重。

這篇文章是了解她的絕佳參考資料,雖然年代久遠,人心難免變動,但是這個從小聰明的女孩一直保存古典的英雄特質。

文章很長,原本分段刊出,最後決定一氣呵成,其他周遭資料,我用別的文章補充。

2012/06/07

Jodie Foster reunite with Kristen Stewart

茱蒂至MTV電影賞頒獎給昔日Panic Room的小女兒。事後她接受訪問,網路有這段視頻:

2012/01/17

Jodie Foster at 2012 Golden Globes

最近難得見到Jodie Foster現身比較高知名度(以台灣的角度而言)的頒獎典禮,她破天荒地帶了兩個小孩出席金球獎,真令影迷高興。

主持人Ricky Gervais在典禮上開了雙關語的笑話,他談到Jodie Foster's 'Beaver':"I haven't seen it myself. I've spoken to a lot of guys here, they haven't seen it either. That doesn't mean it's not any good."

《The Beaver》是電影的名字,但光指beaver,其實暗指女性私處。為什麼用beaver來形容?只不過是取其毛茸茸的樣子罷了。他這段話很含蓄地暗示Jodie是女同,因為大部份的男人都沒看過她的的私處。不過,沒人看過,並不表示它不好啊!他向來刻薄,這一段話不算太過份。

我在YouTube找的影片,除了調侃Jodie,前面一大段笑話的交字稿一併奉上:
Now the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have warned me that if I insult any of you or any of them or offend any viewers or cause any controversy whatsoever, they'll definitely invite me back next year as well. (他來主持的功能就是好好開這些大明星的玩笑。)

They actually gave me a list of rules. I'm going to ignore them, but I thought it would be good to read them out. This is real, ok?

No profanity. That's fine. I've got a huge vocabulary.

No nudity. See, that's a shame. Because I've got a huge ... vocabulary. But a tiny penis. No, no. Doesn't matter. It works. Don't worry about it. It's fine.

And I'm not to libel anyone. And I must not mention Mel Gibson this year. Not his private life, his politics, his recent films, and especially not Jodie Foster's Beaver.

I haven't seen it myself. I spoken to a lot of guys here, they haven't seen it either. That doesn't mean it's not any good.



兩個小孩陪同Jodie Foster,這樣也好,不必像以前刻意找男伴,對她的公眾形象也有緩和作用。

2011/10/21

Chloë Grace Moretz as Taxi Driver's Iris

才說每個童星都想成為第二個Jodie Foster,接著就看到以《Kick-Ass 特攻聯盟》裡的Hit-Girl(超殺女)讓我們成為蘿莉控的Chloë Grace Moretz(柯蘿伊˙葛莉思˙摩雷茲),為BAZAAR雜誌的Martin Scorsese(馬丁史柯西斯)專題,以《計程車司機》角色重現.

大概是她現年才14歲,似乎更能掌握原來角色的神韻.

其實BAZAAR這次找了不少演員拍照,而且不只一部影片,網路上還有Emily Blunt扮演《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再見愛麗絲》的女主角.

下圖是柯蘿伊和Keanu Reeves(基努李維)一起重現《計程車司機》:

2011/10/18

Dakota Fanning as Taxi Driver's Iris

今年「金馬國際影展」即將於10月22日起開始劃位。《計程車司機》以經典重現的姿態再度出現於大銀幕。勞勃狄尼洛想當年的代表作品,對應他近期的表現,只能感慨每個人階段性目標並不一樣。相形之下,茱蒂佛斯特因為這部電影開了演技的竅門,如今看來,她仍然堅持著一些原則。
  • 要看《計程車司機》之前,先看這篇Jodie in Taxi Driver。這篇寫於2007年,她當時還沒出櫃,有網友還問我為什麼要寫她的作品:)
相信每位好萊塢童星都期望能擁有像她一樣的電影成就,至少樣子很像。不知怎地找到Dakota Fanning雜誌照片,以茱蒂佛斯特在《計程車司機》的造型為藍本拍攝,我們常稱此為homage致敬。


Dakota Fanning

說到想師法茱蒂佛斯特的童星,曾演過她女兒的Kristen Stewart更是當仁不讓。在這場少女組競爭還沒變得場面難看之前,我是很喜歡她們相親相愛的樣子。這一摟的確有達到很多人的期望。

Dakota Fanning

2011/03/28

Jodie Foster in Paris


有一度,我以為Jodie Foster要留在歐洲發展。她接受Roman Polanski的邀請,拍攝舞台劇God Of Carnage改編的影片Carnage。消息剛出現時,有些評論大罵Jodie,選老梅這種人拍片己經夠糟糕了,居然還和色情狂Roman Polanski合作,他被控和未成年少女性交,後來始終不敢踏上美國領土。
公眾人物的公私領域分野一向令人難解,不過我尊重她的決定。局外人不清楚細節,最好還是少在外面亂丟石頭,先把自己管好吧。

她在法國期間,除了拍片之外,還擔任Cesars Awards大會主席。我們知道她法文說得極好,但沒多過她公開講話,這真是難得機會,看她出場的威風,我真捨不得她準備退居幕後。


2010/12/16

Jodie Foster: What I've Learned

原圖文出處:Jodie Foster: What I've Learned,以下為重點節譯。


Fears. Some of them are wounds that exist long before we exist.
(有些恐懼造成的創傷早有悠久歷史.)

My mom was always late. It drove me crazy as a child. So I'm always on time-or early.
(她有時間潔癖,不喜歡遲到.)

There's a tremendous amount of power that comes from not having to say yes.
(不隨意苟同,就是種力量.你得佩服她的堅持.)

It's very hard for me to get a new car. It's really hard for me to get a new house. It's really hard for me to move on from the things that give me stability. I just ... don't. There's a tenacity to that which is great, because I'm totally loyal. But that keeps you living in the past a bit. And it's hard to embrace the future if you are continually holding on to who you used to be.
(她念舊、穩定、忠誠,但也坦承很難擁抱未來)

2010/12/04

The Beaver Trailer


請放下對梅伯的個人成見,有機會好好地看看茱蒂的導演功力到底如何.(天呀,我真的很懷念她的作品.)

2010/07/21

While she was 17

1980年,她才17歲,既像女孩又像小女人.當Jodie Foster最新作品《The Beaver》被Mel Gibson暴力梅伯的負面新聞搞得無法發行,這段遙遠的歷史插曲讓人突然抽離現在,回到她光明在望的某個時間點."The Kid Goes To College",當年由Andy Warhol訪問茱蒂,並由Bob Kiss掌鏡留下的倩影。她正在等待哈佛和耶魯的錄取通知。事後我們知道她選擇後者,主修文學,而不是表演。她喜歡閱讀和寫作,這在演藝圈並不常見。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