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2008/04/28

19th Annual GLAAD Media Awards

















Glaad 頒獎典禮於4月26日舉行,現場照片已在Gladd網照發佈.現場眾星雲集,TLW的TB: Laurel Holloman (左) Jennifer Beals (右) 聯手上台頒獎.

2008/04/27

Queer women in classical art : 9

Egon Schiele (1890-1918) 席勒

奧地利表現派畫家,受到畫家Klimt克林姆的賞識,和克林姆一樣大量描寫各種情慾而聲名狼藉.不過他生命極短,28歲便因病去世.這一篇文章:Egon Schiele 希勒 與Cesky Krumlov有個簡短的中文介紹.

我挑出有女女主題的作品,放在文章中,如果你對他其他主題的作品有興趣,可以進一步瀏覽這個網站:Egon Schiele Museum


















上一篇:古典藝術中的女女情:8
下一篇:古典藝術中的女女情:10

2008/04/23

Patricia Highsmith

木馬文化在去年出版The Price of Salt的中譯本「鹽的代價」(*Review),引起「薇珞與泰拉的魔法空間」家族內一陣討論,最近我才有時間來閱讀,我發現作家本人的經歷比小說更引人興趣.

Patricia Highsmith (1921-1995)出身於美國德州,1938-1942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文學(右邊照片即攝於1941年紐約).她的第一本小說Strangers on a Train被希區考克相中,在1950年拍成電影<火車怪客>,而她最著名的作品The Talented Mr Ripley稍後在1955年出版 (1999年被改編成影片<天才雷普利>),可說是成名極早,少年得志.從1951年起,她常常往來於歐洲各國,能說法文及德文.在1960-1980集中出沒於英國與法國兩地,到了1982年,便長居瑞士,直至1995年去世.

在她去世之後,研究她生平的著作一一出現,這才發現作家年輕時數段熾熱的女女戀情.事實上,她總在一個戀情結束後,便離開那個傷心地,移居到另一個國家.有時想想,她的足跡不就是一幅失戀地圖嗎?

一位Highsmith的前女友Marijane Meaker於2003年將她們1959-1961相戀的故事出版:Highsmith: A Romance of the 1950's

在那個年代,同志身份是社會地位的殺手,職業生涯的地獄,她們的愛情就算躲過外在的壓力,也逃不了二個文人性格相異的折磨.雙方在女同酒吧初識,Meaker對她的第一印像是"like a combination of Prince Valiant and Rudolf Nureyev (華廉王子與紐瑞耶夫的綜合體)".華廉王子是漫畫虛構亞瑟王時代的人物,紐瑞耶夫是俄國知名芭蕾舞蹈家.總之,是個極有吸引力的形容詞.當時Highsmith已是精裝書的知名作家,Meaker剛從平裝書起家,二個人成就有明顯差距.

在同居初期,Highsmith早上會為對方搾柳橙汁,在Meaker的桌上留下一本詩集,還用葉子當書籤夾頁.但是Highsmith的嗜酒如命和黑暗性格導致分手.後來,Highsmith往歐洲發展,兩人在1992年再度會面,一切人事全非.Highsmith在1952年出版的The Price of Salt,反映她早期對愛情的理想,小說可以虛構幾許光明的前景,但是作家現實的人生終究盼不到一生無悔的愛情.

說到Marijane Meaker,她也是一位大有來頭的暢銷作家,但不是發跡於正統文學界,而是50-60年代紅極一時的lesbian pulp fiction 女同性戀煽色腥小說.Meaker於1952年的著作Spring Fire被視為這個類型的開山祖師.原本此書只是在車站、火車站、藥房的自動販賣機通路,吸引男士購買,沒人指望這種廉價平裝書能長銷熱賣,沒想到它竟然再版到三刷,售出150萬本,不但讓出版社再接再厲,引進更多知名女作家進來,連男作家都不得不在書中販賣一點女同情節.當時隱而不見的女同志,搭著這股風潮,看到一些關於自己的故事.

這一類型的小說非常強調封面設計,因為以男士為消費對象,畫面中每個女人都是身材火辣姿態撩人.這類型書籍的封面,後來再轉為海報、名信片的美術收藏,標記那段保守時代中恣意蠱惑的美學風格.當年的出版品還被Mount Saint Vincent大學英語系以Rare books(珍膳本)納為館藏.許多研究50-60年代女同歷史的人,少不得要從中挖掘資料.

最近幾年,重新出版lesbian pulp fiction 蔚為潮流,Cleis Press便是其中翹楚,他們在2004年便將Spring Fire重新出版上市.

另一本傳記Beautiful Shadow: A Life of Patricia Highsmith,提到更多她的情史.年輕時帶點小T風格的Highsmith常和已婚的異性戀婦女糾纏不清,但同時,她認識一個男子,為了矯正自己的性傾向,還特別去接受心理治療.結果,醫生建議他們和其他夫妻一起接受團體治療來減緩同志傾向.妙的是,Highsmith在日記上提到:"Perhaps I shall amuse myself by seducing a couple of them. 或許我就引誘他們幾個來找點樂子吧."

研究學者指出,Highsmith的想像力非常發達,能從一件小小的事物發展出一個複雜的故事,導致她分不出現實和想像的界線,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作家的內心世界.

在「鹽的代價」中譯本提到故事靈感真有其人,在傳記中更進一步說明那位來買洋娃娃的女士名叫Kathleen Senn,把當年27歲的Highsmith迷得神智不清.Highsmith之後沒有正式與她再度會面,但Highsmith確實有跟蹤到地址住處,見Senn開出車道朝她駛向.Highsmith在日記寫下:

"For the curious thing yesterday, I felt quite close to murder too, as I went to see the woman who almost made me love her when I saw her a moment in December, 1948. Murder is a kind of making love, a kind of possessing. (Is it not, too, a way of gaining complete and passionate attention, for a moment, from the object of one’s attentions?) To arrest her suddenly, my hands upon her throat (which I should really like to kiss) as if I took a photograph, to make her in an instant cool and rigid as a statue."

「昨日真是奇異,我覺得好像也是種謀殺案,我去看那位在1948年12月只見一眼便幾乎讓我愛上的女士.謀殺像是某種做愛,某種著迷.(不也是一種從別人注視的焦點,獲得短暫滿足與激賞的方式?)為了瞬間抓住她,我把手放在她的脖子上(我應該是要親吻她),彷彿是拍成照片,讓她剎那間變成冰冷粗糙的雕像.」

傳記作家後來追蹤訪問Senn仍健在的家屬,竟發現這位書中優雅成熟的美女有精神病史.在那本小說還未上市前,她曾經關門,打開引擎試圖自殺.

身為一位犯罪小說作家,她認為社會大眾對正義的追求,是"boring and artificial"(無趣且矯情).她的小說雖然出現幾個警探,大多無功而退.她沒有興趣讓「做壞事」的角色受到逞罰.她到底是看透了道德,還是違背道德?每個人自有不同看法.

她倒是坦然接受自己,晚年隨手畫個素描,還真的就是她老人家那股倔強神態.

2008/04/20

Good bone without flesh and blood

我總得盡責地報告真正電影面貌,而不是只談電影預告.

電影預告與電影本文常有差距.在好萊塢的分工體制,它們是由不同的公司分頭製作.電影預告的目標是行銷影片,「行銷」有時就是地獄使者在執行的工作.....當我這樣形容<Nim's Island 尼魔島>時,並不是要責怪<尼魔島>的電影預告,在這裡反而是對電影本文的反諷.

我雖然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什麼準備得獎的經典,或預備熱銷的商業大作,甚至沒打算變成一時的市井話題.可能只是茱迪想拍一部可以給他二個兒子觀賞的影片.電影的主題非常清楚,就是做自己的英雄(Be your own hero).片中的老爸甚至一開始就下定義,沒有人天生是英雄(所以英雄不是男性的專利),而是經過不斷地學習.但是導演和編劇實在是辜負了這麼棒的命題,把精神花在其他轉移焦點的枝節上.

小女孩的英雄本質,在她上山下海,獨自面對暴風雨即已說明清楚,我反而對其中仿傚<Home Alone 小鬼當家>的戲碼,小女孩驅逐觀光客的「心態」感到不安.Nim's Island 是指妮妮的島嶼.它是依據什麼心態稱呼「妮妮的」島嶼?這個島嶼有當地的名稱,但因島上有火山,而無人居住,只有妮妮與老爸共同生活,研究附近的微生物.小女孩只是為了保護她的家居而禁止所有外人「侵入」,並不是為了保護自然環境生態而阻止外人破壞.參加海盜假期的觀光客,因為腦滿腸肥的形象,觀眾或許覺得他們被嚇跑是活該.但是Alexandra Rover費盡千辛萬苦來到島上,當小女孩發現她不是英雄Alex Rover,而是個百無一用的女作家,小女孩一開始也下了逐客令.天呀,這種封閉心態和女作家先前的堝居自閉有何不同?我甚至要覺得這種封閉心態有一絲自私與優越感.雖然電影的結尾,看是接納,卻更像是三個自閉人的組合.

PS:茱迪詮釋的神經質喜感,雖然很誇張,卻是一種高段演練,證明最好的技巧是彈性無限.

提到結尾.這種家庭喜劇總避免不了單親家庭重新加入一位女主人的一廂情願.為什麼女作家不可以只和小女孩有一段忘年之交即可,為什麼一定要連買帶送地喜歡上她老爸呢?當妮妮難過可能失去父親時,我想到茱迪過去影片中缺席的父親:<Kansas City Bomber 堪薩斯城轟炸機 (1972)>、<One Little Indian (1973)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再見愛麗絲 (1974) >、<The Little Girl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黑巷少女(1976) >、<Foxes (1980)><The Accused 控訴(1988)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沈默的羔羊(1991)>、<Nell 大地的女兒(1994)>、<Contact 接觸未來(1997) >......我突然心軟不想追究這種速成結局.但是,如果製作人想要再拍續集,請另尋人選接演嫁作人婦的女作家.

本站有關<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相關文章

2008/04/17

Disney Characters in Love

我遺失了這份圖稿的來源.好像是取自某個西班牙語系的女同網站,把迪士尼動畫裡的女性人物,打散重新組合女女配.可以看得出早期女性人物屬於傳統被拯救的性格,而近期角色塑造就顯然積極,更有行動力.

小美人魚+白雪公主
性格上既相近又有互補,而且白雪公主的冒險精神不差,領導及社交EQ高,頗看好的組合.但是白雪公主可能受不了海上日曬的威力.



睡美人+灰姑娘
這一對的家務可能會分配不均,都還是灰姑娘負責,睡美人一旁當傻大姊(萬一,再刺一下昏迷怎麼辦?)




睡美人+印第安公主
會不會個性太相近了?可能會有點悶.





美女貝兒+阿拉丁公主
這一對應該會很有趣,說不定整天唇槍舌戰、打打鬧鬧





美女貝兒+白雪公主
雖然我覺得比較適合當朋友,但一組合起來,可能會長長久久




阿拉丁公主+印第安公主
二位公主聯姻,過於門當戶對,沒什麼差異,產生不出火花




花木蘭+阿拉丁公主
我有點偏見,只要是花木蘭,配任何人都適合





自由女神+司法女神
唉,不太看好這一對.....

2008/04/15

Queer Women as Question Mark

大部份的男人不太了解女人,更別說是了解同女、雙性戀女性.

以男性敘事為主的影片中,如果出現女女情慾,通常不是被貶為男性幻想,就是成為取笑對象.最近卻出現另一種趨勢:她們成為男性悲慘情路的遭遇之一.

就以最近<Definitely, Maybe 愛情三選一 (2008)>來看:一位面孔漂亮但判斷力魯鈍的男子為主角,描述他與三位女性之間反覆的感情折磨.老實說,「三選一」不是指那位仁兄要選那一位女性,而是三位女性中,那一位願意曲就他.

瑞秋懷茲的角色是片中的情慾冒險家,她不只是與男主角的大學女友有一段短暫的「歷練」,年齡層更能擴及銀髮教授.不過,在這種炫耀女同時尚的影片中,就如同BJ2的女同插花效果,在此只是用以增添「現代男人真命苦」.



要比較誰命苦,<Feast of Love 愛情盛宴 (2007)>裡的Greg Kinnear真是不遑多讓.<愛情三選一>的男主角只是搞不清楚他最適合的對象,而<愛情盛宴>的男主角則是魯鈍到搞不清對方到底愛不愛他.他的太太(Selma Blair)轉向女同,並不是一種嘲諷,而是第一位向他揭露真相的人. 

我最喜歡觀察演員表中有多少位演過同志角色:Greg Kinnear在<As Good As It Gets 愛在心裡口難開(1997)>、Radha Mitchell在<High Art 高檔貨 (1997)>.

Selma Blair之前雖沒演過同志角色,但是她在<Cruel Intentions危險性遊戲 (1999)>的女女相吻,至今仍然是經典鏡頭.

<Broken Flowers 愛情不用尋找 (2005)>裡的Bill Murray,一生結交女友多位,老來一人獨居.他其實很享受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我倒不覺得他有什麼情路困頓.他只是為了追查那位前女友幫他留下個18歲的大兒子,而走上探訪的歷程.

其中一位前女友由Jessica Lange 飾演動物溝通醫生.電影裡沒有明白點出她與掌門小姐的關係,但是戲中Chloë Sevigny對Bill Murray的惡眼相向,以及抓著Jessica Lange,而她又對著Chloë Sevigny欲言又止的神情,巧妙地傳達二個女人的關係.哦,Bill Murray,這不是你的錯.

伍迪艾倫幾乎在所有影片都是處於愛情困境的悲情男子.在眾多戲劇原因中,「老婆轉性成女同」早在1979年就被用在<Manhattan 曼哈頓>.預告片中被當成宣傳重點.

片中伍迪艾倫的前妻由當年冷艷的Meryl Streep飾演.這位演技派天后在<The Hours時時刻刻>又一次挑戰女同角色.同片中還有當時青澀的Mariel Hemingway,她的下一部影片便是女同影史經典<Personal Best (1982)>.


2008/04/12

Jodie in The Blood of Others

<The Blood of Others (1984)>,法文片名<Le sang des autres>,流通的中譯片名為<喋血情>.它根據Simone de Beauvoir同名原著改編,但是劇本與原著精神差異甚大(*原著英文詳介,在後半段)女主角從率性自我,歷經苦難轉變為勇於承擔,以及她對同為女性的情誼及同理心,在電影中都被大幅削弱,徒留四角戀情的枯幹.但是作品主題,依然是茱蒂最鍾愛的女性英雄歷程.

這部是茱蒂步入影壇後少見的電視影集作品.由加拿大與法國的製片公司,共同為美國HBO有線頻道製作.第一次播映日期是1984年8月23日,原長為3個小時的電視影集,後來以錄影帶發行,又縮剪了40分鐘.我依稀記得當年在錄影帶出租店看過封面劇照:茱蒂梳了一個大包頭,非常婉約(但在片中一開口,就完全不是那個味道).

工作成員像是聯合國:法國導演Claude Chabrol,來自美國的茱蒂演出在法國工作的美國人;紐西蘭的Sam Neill演德國商人;美國的Michael Ontkean及英國的Lambert Wilson演出法國反抗軍.

影評普遍反應不佳,除了批評演員選角錯誤,更指出這是導演Claude Chabrol表現最糟的作品,沒有神韻,技法平淡.

我覺得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是看茱蒂在片中千變萬化的服裝造型.當導演在上半身取景,輔以早期電影打光刻意地明暗效果.她在鏡頭前真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味道。


以下是當時的預告片,後面還有全本分段介紹.




這部影集一開頭便顯得很樣板,用生硬的旁白導言.它的配樂聽起來像廉價西餐廳所播放的俗氣情調音樂.我們看到第一位男演員Paul(Lambert Wilson)似曾相識,他是近期最知名的作品是<駭客任務>第二三集中那位很愛夾雜法文的壞蛋Merovingian.他有法國與愛爾蘭的血統,年輕時頗有點自戀的粉味.

沒多久,猶太女孩看著樓下的腳踏車,好生羨慕.有點厚實的Hélène(茱蒂福斯特)則豪氣干雲地說,喜歡嗎?我偷來給妳!

Hélène是服裝設計師,但是由茱蒂穿著露一膀的衣服,就顯得太威武.本片的場記該被打十大板:茱蒂前一幕露右肩,下一幕變成露左肩!

Paul是Hélène的男友.她認為「愛,就是為對方做一切」,嬌蠻地要求他偷腳踏車(因為她要取悅猶太女孩?),被他拒絕.Paul支持共產主義,提到晚上要會見另一個原本是富家小開的同路人Jean.Hélène早一步到達見到Jean,竟興起念頭騙他代為牽車.這彷彿變成男朋友忠誠測試.最有趣的是Hélène把兩個男人拋下,趕緊牽車向猶太女孩獻殷勤.如果故事到此就罷了,不過是姊姊情誼.接下來卻是Hélène載著她,在小廣場裡繞著圈子.....

請不要怪我想太多,很多電影中的圓形移動,都與女性的性暗示有關,別的影片同樣用過一個少年騎腳踏車繞圈子,暗示對女性的思春.另一個圓形舉例,<The L Word>第二季Bette受女議員邀約,心猿意馬之際,Bette的手指沿著酒杯口繞圈.這可是通用語言,因為在<Sugar Rush>第二季的Anna也出現過手指沿著酒杯口繞圈的動作.


故事很快進展到Hélène非常主動地追求Jean,又是寫信又是跟蹤.(劇本對這點實在提不出強有力的理由).Jean則是與年紀稍長的Madeleine維持開放關係.

茱蒂在本片中每一場都有一套風格突出的服裝.她在前半段的白帽乍看之下像護士,索性就由她幫助Jean擦拭傷口.


Jean原本還故做堅持,但很快地就接受Hélène.他們的第一場床戲非常保守,相吻後鏡頭就往上昇淡出,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純情鏡頭處理了.相較之下Madeleine還比較有個性,毅然決然遠赴西班牙內戰.

這一段的後半是Hélène懷孕墮胎,老是讓我想起The Night Watch.劇本其實並沒有明說是Jean的骨肉,但是在原著,那是Hélène率性的感情生活所致.電影劇本完全不碰觸Hélène前後性格的轉變,故事變得軟弱無力.


Hélène墮胎後與Jean有一段甜蜜的日子,但是戰爭的氣息很快撩撥起Jean的憂國憂民.陪同受傷的Madeleine的男人抱怨,為什麼要參與別人的戰爭?為什麼要聽從蘇聯共產主義那一套邏輯?在原著裡,是Hélène個人自我救贖的歷程.

Hélène遊河一時興起要求負責划槳,我突然覺得,這就是茱蒂會選擇的角色特質.

Jean從軍去,Hélène千方百計要把他調回來,不但去求見他資產階級的父母,還千里迢迢到前線尋人.


Jean被調回來,但他一點都不領情,很快便重返陣營.沒多久德國佔領法國,Hélène接到他負傷住院的消息,這個傻女孩再度不辭辛勞要到醫院探望,但是Jean己被關入戰俘營.


Hélène之前的雇主Gigi後來成為德國將軍的情婦.公司與德國商人Bergmann(Sam Neill飾)往來密切.他藉口可動用關係釋放Jean,試圖接近Hélène.

Sam Neill的表演註釋是片中最凸出的一位,他的變態眼神和語氣,讓觀眾接受他就是那種會為Hélène著迷而且自殺的可憐蟲.


Hélène為了保全猶太母女求見Bergmann.猶太人畢竟是德國政治禁忌,她們只能遠離巴黎躲避.另一方面,Jean從獄中釋效,與地下反抗軍的從員重新聚集.但是他的第一個反應卻是質疑Hélène的政治立場及她與Bergmann的關係.為此,Hélène想爭取一項任務來證明她的愛情忠誠.


Bergmann不願意放出Jean之後,Hélène便過河拆橋,威脅她繼續留下.同一時間,地下反抗軍找到刺殺目標,想利用Hélène方便出入Bergmann住處的身份,偷渡槍械進入大樓.

茱蒂從影生涯中,在片中拿過好幾次槍.但是像這一段把槍藏在大腿上還是第一次看到.


Hélène試圖進入大樓頂層藏槍,這是全片唯一有點戲劇張力的片段.


Bergmann再度陰陽怪氣地質疑Hélène,但她僥倖脫身.Hélène留下的槍枝讓大樓內應順利刺殺目標.事發後,Bergmann跟蹤Hélène發現她準備離開.正當我們以為Bergmann不是要強暴Hélène,或是要槍殺她,沒想到這個可憐男人受不了不完美的愛情而自我了斷.


Hélène與地下反抗軍會合,被視為英雄.接下來,他們計劃硬是要從獄中把槍案的內應救出.Hélène再度參與這項魯莽的行動,卻成為唯一犧牲的成員.

我們很少看到茱蒂的角色在片中身亡.她在片尾躺著不動就算了,而反抗軍卻在後景繼續商量另一個可能傷及平民的炸彈任務.這樣的結局有點反諷.以暴制暴是大我必要的手段?還是個人小我在歷史浪潮的無奈呢?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Red Hot + Blue: A Tribute to Cole Porter 4-4

(續4-3)

這張90年代專輯最後五首歌,有二首找不到專輯MV.值得一提Jimmy Somerville在<Orlando 美麗佳人歐蘭多(1992)>演唱片尾曲"Coming"

16. I Get A Kick Out Of You - The Jungle Brothers
找不到The Jungle Brothers的版本

傳統詮釋:Ethel Merman 於<Tops is the Limit (1936)>片中演唱


17. Down In The Depths - Lisa Stansfield
找不到Lisa Stansfield的版本,且以Ellen Greene的版本來想像新舊版味道:


18. From This Momment On - Jimmy Somerville


傳統詮釋:<Kiss Me Kate(1953)>片段


19. After You - Jody Watley


傳統詮釋:黑膠唱片


20. Do I Love You? - Aztec Camera


傳統詮釋:可參考Ethel Merman的演唱

2008/04/10

Red Hot + Blue: A Tribute to Cole Porter 4-3

(續4-2)

U2是重量級的樂團,但我實在沒有辦法接受"Night And Day"被改成那種版本.這一頁的推薦是K. D. Lang演唱的"So In Love".

11. Night And Day - U2


傳統詮釋:請參考這一篇後半段

12. I Love Paris - Les Negresses Vertes (法國樂團)


傳統詮釋:Doris Day


13. So In Love - K.D. Lang


傳統詮釋:Kathryn Grayson & Howard Keel 在<Kiss me, Kate!>片中的演唱



14.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 The Thompson Twins

(找不到The Thompson Twins的版本)

傳統詮釋:Celeste Holm and Frank Sinatra 在<HIGH SOCIETY>片中的演唱


15. Too Darn Hot - Erasure


傳統詮釋:Ann Miller在<Kiss me Kate>片中的演唱

Red Hot + Blue: A Tribute to Cole Porter 4-2

(續4-1)

之前我不知道Cole Porter的作品後來有這麼多不同的藝人演唱,傳統詮釋版,男藝人以Frank Sinatra為主,女藝人以Ella Fitzgerald最為知名.新生代翻唱更是不計其數.在這一篇中,我特別推薦第10首由Annie Lennox演唱"Ev'ry Time We Say Goodbye".她把拍子放慢,把天人永隔唱如千絲萬縷剝離.在90年代AIDS肆虐的時空,這首曲子格外牽動人心.有人便讚美她的詮釋是最佳翻唱版本.

6. Well, Did you Evah! - Debbie Harry/Iggy Pop


傳統詮釋:Frank Sinatra & Bing Crosby 於<High Society>


7. Miss Otis Regrets/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 Kirsty Maccoll/The Pogues


傳統詮釋:Bobby Short


8. Don't Fence Me In - David Byrne


傳統詮釋:Bing Crosby & The Andrews Sisters


9. It's All Right With Me - Tom Waits


傳統詮釋:Dinah Shore


10. Ev'ry Time We Say Goodbye - Annie Lennox


傳統詮釋:Ella Fitzgerald

2008/04/09

Red Hot + Blue: A Tribute to Cole Porter 4-1

既然提到Cole Porter,傳記片<De-Lovely 搖擺情事(2004)>片中歌曲新式註釋被某些影迷批評,不得不要再提及這張1990年發行的專輯:Red Hot + Blue: A Tribute to Cole Porter.這是由防治AIDS公益團體:Red Hot所推出.他們曾將幾位音樂家的作品由新生代藝人重新詮釋,這張便是向櫃中大師Cole Porter致敬.

我找到90年當時的MV,再同時找原曲的傳統註釋方式做前後比對,你就可以看到這張才真是耳目一新.90年藝人,有些現在已不復當年盛況,有些依然活躍.整張專輯共有20首曲子,我將分四次刊出.

1. 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 - Neneh Cherry


傳統註釋:Michael Bublé


2.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 Neville Brothers


傳統註釋:Five Satins



3. You Do Something To Me - Sinead O Connor (MV拍得比演唱好)


傳統註釋:Ella Fitzgerald


4. Begin The Beguine
找不到原專輯Salif Keita的MV,改以<搖擺情事>片中Sheryl Crow的版本


傳統註釋:Eleanor Parker and Fred Astaire 在<Broadway Melody (1940)>


5. Love For Sale - Fine Young Cannibals


傳統註釋:Libby Holman

2008/04/07

Daphne, Gertrude and Cole Porter

上週剛好讀到聯合報刊出:「假面莫里耶 身是蝴蝶夢裡人 」,介紹Daphne Du Maurier(戴芬.杜莫里哀).去年我在「神秘的作品與作家的秘密」,提到過女作家的生平被拍成影集,接著我查了一下,發現Amazon UK預購<Daphne(2007)>DVD,要到2008年6月30日才會正式發行.

目前只有幾分鐘段落被放在YouTube,就一部全長88分鐘的影集而言,我們姑且先過過乾癮吧:


與杜莫里哀女士有關的女人,除了出版社的夫人,另外一位是當時舞台劇天后Gertrude Lawrence,她的影片不多,我找到她在1929年影片中的演唱:


她在片中演唱的曲子"They All Fall In Love"是知名作曲家Cole Porter早期的作品.說到Cole Porter,<De-Lovely 搖擺情事 (2004)>便是描述他生平的影片.其實早在1946年,便有<Night and Day>由Cary Grant(卡萊葛倫)扮演Cole Porter.

Cole Porter雖然結婚,卻終其一生擺脫不了同志情.<Night and Day>不敢提他的同志傾向,卻選擇雙性戀大帥哥卡萊葛倫代言;<搖擺情事>則含蓄地提到他的男男情.

我來做個說明吧,解釋這種古典含蓄法.以下這部<The Gay Divorcée (1934)>有一段採用Cole Porter的名曲"Night and Day",由一代舞王Fred Astaire及Ginger Rogers共舞(他們的舞姿真是百看不厭).在歌舞片中,歌舞是示愛的表現方式:


到了<搖擺情事>,Cole Porter(Kevin Kline飾,曾演出<In and Out 新郎向後跑>的同志老師)指導一位年輕的男歌手演唱"Night and Day".Fred與Ginger示愛的舞曲,在這裡透過二個男人的凝視對唱,便激發了新的意義:


後話:
有些老片的影迷不太能接受<搖擺情事>裡的現代唱腔,把這部片痛罵一頓.我起初沒感覺,到底是那裡有差異,後來我又找到Frank Sinatra(法蘭克辛那屈)在1943年詮釋同樣一首"Night and Day"的版本,才恍然大悟,40年代唱腔的特色:

2008/04/06

P.S. I Love You

我的秘密「同樂會」

由於<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及<P.S. 我愛妳>(左圖是英國版的海版)在台灣相繼推出,Gerard Butler(傑瑞德巴特勒)知名度迅速提昇,<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宣傳時居然一度把他放在前景.肌肉男不是咱家的菜,可是我想先從一個特別角度來談他的堀起:都託同志的福.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是他大紅的作品,其實這部作品是承接男同志影史中男色類型的傳統,我隨手選一篇:同志愛國電影: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就可以明白.對於女同而言,也沒有空手而回,我們的Lena Headey,才在<Imagine Me And You 新娘向後跑(2005)>(*Review)讓大家盪氣迴腸,所以這部片就有一小部份女男同志支持.

到了<P.S. 我愛妳>,傑瑞德巴特勒很幸運地與希拉蕊史旺對戲,她也是受女同觀眾支持的女星.看來演過女同的演員頗有旺男運.這一旺,終於讓傑瑞德巴特勒與天后茱蒂福斯特在<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同台演出. 如果再追溯他的發跡,還應該感謝Angelina Jolie在<古墓奇兵2>便與他對戲.

雖然許多異性戀觀眾看<P.S. 我愛妳>眼淚流不停,在擤鼻涕之餘,我要提醒你,這可是骨子裡有很多同志趣味的影片.

很多國外影評都說,這是希拉蕊史旺意圖「轉型」的作品,我認為對傑瑞德巴特勒也是一樣.這部電影卻有意無意地一直提醒「轉型」是為那一樁.電影開場二人爭吵不生孩子的理由,希拉蕊史旺的角色發火了,便回嘴:「你乾脆說我是女同志好了.」 我從那一刻起便提高警覺.

演員表真令人開懷.我從來沒想到Gina Gershon也可去演甜美的姊妹淘.看到二大女同電影偶像人物並列,真是天方夜壇.我完全不想理會,別人批評Gina Gershon年紀超過,不適合演三十幾歲的好朋友.

至於Lisa Kudrow,她變成一個gay-friendly典型化的角色,她在許多影片中都與片中同志有關聯,周遭不是同志,要不就是喜歡上男同志,<The Opposite of Sex 她和他和他們之間(1998)>是代表之一.

Kathy Bates(凱西貝茲)在本片飾演母親.因為<Fried Green Tomatoes 油炸綠番茄 (1992)>我特別留意她的演出,後來她在<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1998)>毫不隱諱地飾演「歐蕾」配角,我在我的片單中一定為她保留一 席.看她也在本片出現,就好像暗地裡開了一場「同樂會」.

2008/04/04

Nim's Island is coming to town

我在路上突然看到公車廣告在宣傳茱蒂福斯特的新片<Nim's Island>,台灣中文片名譯為「尼魔島」(奇怪的譯法).這才發覺它即將在4月18日上映 .

台灣版的海報把小女孩Abigail Breslin(艾碧貝絲琳)(<小太陽的願望>)放前景,兩個大人放後面.我可以接受這種處理方式,很適合四月份的檔期,畢竟是接近婦幼節.但是公車廣告的編排,就讓我不太茍同.因為它把Gerard Butler(傑瑞德巴特勒)置中變成主角,把二位女性放兩旁.

這部影片其實有非常強烈的女性影片成份.茱蒂飾演的作家Alexandra Rover創造了傳統的男性英雄Alex Rover.很有趣地,電影就找了傑瑞德巴特勒這個肌肉男理所當然地來演刻板印象中的英雄(仿傚<法櫃奇兵>的服裝打扮).但他根本是虛構的人物,我們看他在銀幕上所有的表現,本質上是在看著作家.Alex Rover這個男人,是Alexandra Rover這個女人內心的白手套.由茱蒂來飾演作家, 更有幾分言外之音.一位女同演員的陽剛堅強面,由另一位男演員像影子一般地代替詮釋.

社會大眾應該要歡迎原創者性別平等的眼光,選擇小女孩為主角,而不是傳統的小男生.並非我們一直缺乏女性英雄--目前有稍微改善了--而是我們一直缺乏多元形象的小女孩形象.茱蒂曾在童星時代曾開創一段特別的銀幕形象,但之後就後繼無人.茱蒂加入這部影片,頗有傳承意味:不是加持另一個優秀童星誕生,而是延續一種剛強活躍的小女孩形象.

不像近期一堆以小孩為主角的奇幻影片,<Nim's Island>中的艾碧貝絲琳可不是光靠電影特效,而是仗著自己上山下海的實戰表現.現較之下,我覺得她才是片中真正實踐的英雄.  

從她在片中被拉出大門那一幕,我突然想談談茱蒂有些影片中的「封閉空間」與出櫃關係.雖然有點牽強,卻是個有趣的觀察.

■<The Little Girl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黑巷少女(1976)>:茱蒂在片中是未成年的主角,父親去世,母親早已離開.她的住所是她保持自我的唯一方法,所以任何惡意的侵入,發現她秘密的人,必然得死.我看到第一個概念原型:不出櫃=保護

■<Nell 大地的女兒(1994)>:茱蒂在片中雖已成年,但是母親長期將她隔絕世外.母親去世後才被人發現,引發二派意見,到底要不要繼續將她保護隔絕?最後結局是在眾人的接受與幫助之下,她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且不必與世隔絕.這是不是茱蒂在描繪出櫃的最佳狀態?也是質疑:不出櫃=保護?

■<Panic Room 顫慄空間(2002)>、<Flightplan 空中危機(2005)>:這兩部「封閉空間」中的危機,提供不出櫃一種解釋空間.茱蒂片中的角色,並沒有躲避在櫃中的意圖,但因為惡人侵犯她與子女的安危,為了小孩,她必須要躲進Panic Room,或是飛機上的密艙才能消除危機.這是不得不採行的暫時性措施.這是第一個概念原型的衍生:不出櫃=保護(小孩)

■<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茱蒂在拍片完成後,於現實生活出櫃,「封閉空間」就變成過去式.我們看到不敢出門的作家,被英雄拉出門外,去解救小女孩.由於這個英雄是女性作家內心的投射,所以作家走出門外,並不是被迫,反而是發自內心(雖然是內心掙扎),去接受英雄歷練的召喚.第一個概念原型開始轉變:出櫃=解救小孩

茱蒂在<The Brave One 勇敢復仇人(2007)>也有一段描述主角受創後,有一段時間不敢出門.後來是復仇的意志壓過恐懼.我不曉得這是不是呼應茱蒂出櫃前內心的黑暗歷程?

本站有關<Nim's Island 尼魔島 (2008)>相關文章

2008/04/03

Affinity DVD

在ITV的網站上仍然看不出Affinity播出的日期,原先在Amazon UK預告4月7日開始銷售DVD.但是今天Lang阿朗提供LOVEFilm.com的消息,DVD銷售日期改為 5月12日.總長度也改成93分鐘.

老實說,這給我不祥的感覺.我覺得這部作品的後製與宣傳、發行的時程很不踏實,好像很多事情沒有確定,或是還在趕工中.如果影集要在4月初推出,按照合理的宣傳時效,二三週前就該發動.現在看來一切都是未知數.

我和阿朗一起挑剔了DVD的封面照片:我覺得太現代感了,沒有維多利亞時期的感覺;阿朗更絕,指右邊的Selina怎麼看來像<Bad Girls>裡茱麗雙姝的矮茱?


本站關於Affinity所有文章

Sarah Waters Interview

剛好看到Sarah Waters當時為The Night Watch新書上市時,接受英國電子媒體的訪問.第一個節目是"The Book Show":



第一個是ITV上的某個節目.Sarah Waters在兩個節目上都穿黑色上衣,好像是專屬的「打書裝」: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