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2009/08/28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情緒文盲的悲劇

整部電影隨著June的事業危機起起伏伏,真正的亮點卻是June-Alice這一對老少配苦樂參半的感情生活.電影用溫火慢燉的方式娓娓道來,不像同時代的影片,完全不閃避拉子關係.到最後,你可能同情June這個胖胖的中年女子,將它的壞脾氣擱置一旁;甚至原諒Alice的一點投機性格,因為她只是在有限條件下求生存.連奪人所愛的BBC的女主管Mrs. Croft都有了新時代意義:她可是從有夫之婦轉性,由直變彎.

片中人物互相稱呼的方式混淆了「現實-虛假」的界限.幾乎每個人都稱June為George,只有一直暗戀她的妓女Betty,看到真正的June.每個角色都曾說謊,或是口是心非.差別只在於,有的謊言包裝著冠冕堂皇的修辭,有的像壞小孩的惡作劇.進一步來看,整個電視肥皂劇不就是個超級假象.

據說原始的舞台劇只有二個場景和四個角色,電影劇本承襲舞台劇的風格,節奏較慢,大量對話.靜心來看,它在處理「現實-虛假」相當先進.例如三不五時插入的電視劇片段,像是電影故事的畫外眉批.

June不是你在post-The L Word能看到的女同主角,我們也難得在其他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女性主角.她看起來是典型的英國中年婦女,中廣身材,一頭舊式捲髮,老氣的棕灰格子套裝,一開始心神不寧地望著電話.

她在BBC電視肥皂劇Applehurst中飾演小鎮護士喬治姊妹,常常騎著輕型機車往來,個性和藹可親,是劇中頗受歡迎的一員.但是戲演了四年,收視率開始出現疲態,老經驗的June從最近的故事走向意識到電視公司可能要換掉她的角色.

換掉的方式就是賜死,也是全片的劇情所在.但是有比喬治之死更嚴重的事情:June的真實人生跟著被摧毀殆盡.

June終於打通電話,急忙奔回家中.片頭顯示June不斷在石頭小巷裡行走,還沒走完一條就接著另一條.有影評指出,June常在片中推門出去,或走離現場,一直衝撞著周圍環境.

家裡有一個年輕女子,未著胸衣,穿著極短的半透明薄紗上衣,不太像居家服,倒像是睡衣.這個樣式穿在小女孩身上,可以稱她可愛,但穿在大女孩身上,又微微混合一些情色感.客廳滿是她收藏的洋娃娃,如同她本身是個被收藏的真人娃娃.

年輕女子直接稱June為George-她在電視劇裡的名字.年輕女子本名Alice,但被喚作Childie (child like).她們都不用真實名字,用象徵性的符號來取代.

George像男子一樣雙腿大開坐在椅子上.這是她的Butch詮釋.Childie安撫她不要多慮.不明究裡的觀眾第一次見到她們的互動,搞不清楚這不像一般長輩和晚輩之間的關係.

第一個電視片段出現,是一場喪禮.有人感慨去世的女子:"It just seems that she waited long enough." 她好像已期待(死亡)很久.

電影預言喬治之死也是命中注定.


電視公司女助理在一旁說風涼話,死亡和喪禮最近很流行,不曉得誰會是下一個?George明瞭她的暗示,脾氣一上來推門走出攝影棚,不參加劇本排練.

她跑到小酒館喝得醉醺醺.終於喝到滿意,搭計程車回家.

她在路口隨意拉開計程車,看見裡面有兩位年輕修女,突然喜上眉梢,硬是擠進中間.

接著鏡頭俯視路口上的計程車,畫外音傳來車內的騷動.George胡言亂語:小姐們都怎麼消磨時間呢?這真是妳們穿的衣服嗎?......修女緊張的抗議:我要向最高主管機關告妳...司機也看不下去了,開門到後座把George拉出車外.

我們看不到她到底做了什麼,導演透過畫外音用喜劇的手法處理George的毛手毛腳.

第二個電視片段出現George騎著輕機,還叮囑小朋友別忘了為奶奶祈禱.小朋友信心動搖:我們做了禱告,但沒什麼用.

電影中與宗教相關的,對George沒有助益,只弄得更糟.


George回家向Childie發牢騷,Childie安慰道,"Applehurst"不可能沒有她.George另有見解:"Applehurst is more than a village. It's a way of life. It doesn't depend on individuals. 它不只是個小村莊.它自己就是一種生活的型式.不是單靠一個個體."

George除了心煩工作,對Childie的行蹤更是疑神疑鬼,以為Childie和老闆Katz先生搞曖昧.年輕女孩被看得太緊,閒得發慌,一開始沒有完全否認這種可能性.等到被George逼急了,氣得躲到浴室裡.George心生一計,把Childie心愛的洋娃娃 Emmeline拿來威脅,不開門就要扭掉娃娃的頭.

洋娃娃不只是Childie逃避現實的心理投射,電影最後透露,Childie少女時期曾經未婚懷孕,洋娃娃是她小孩的代替品.

George對Childie的處罰方式充滿著SM權力的展現,要她道歉,要她下跪,要她吃掉George的煙屁股....

Childie也知道George是因工作不順藉題發揮:"It's not my fault you're going to lose your bloody stupid job! 讓妳丟了那撈什子工作又不是我的錯."

Childie也很絕,起初痛苦萬分地嚼著煙屁股,後來想開了,改用大啖美食的表情,愉悅地咀嚼.這回換成George臉色大變:"You know, once you've spoilt something...you can never make it work again. 一旦妳破壞了它...它就永遠沒用了"

這句話是個預言.此後George對Childie控制力越來越弱.George客廳的階梯是權力象徵,電影前段,George常常站在階梯上,到了後段,換成Childie站在階梯上.

George生氣地拿起衣服準備出門,Childie知道做錯了,趕緊挽留.她轉頭向房間的方向示意"I thought you... Don't you want to 我以為妳.....妳難道不想"

這段一定要看電影才好意會.Childie示意與George床頭吵,床尾和.她們之間的情欲關係,第一次被證實.

George死鴨子嘴硬,直言不需要Childie,像浪子一樣帥氣地把外套披在肩上而去.

George根本沒走遠,只是走到對面找鄰居Betty散心.Betty是個高級妓女,在自己的房舍經營生意.她從頭到尾用June而不用George來稱呼,是片中唯一能看透「現實-虛假」的界限.

Betty暗地喜歡George,看到她來,曉得她們倆一定是吵架了,趕緊塞個藉口把原來正和George談得起勁的姊妹淘差使出去.

兩個人談著談著便講到George為什麼對"business girls"沒有興趣.George辯解,她不是設定對象,而是追求Love and affection.當然,這時候是看不出George有什麼愛與激情,稍後有一段George剛認識Childie的回憶,就能體會George纖細的情感.

沒多久客人上門找Betty,她本來希望George能留下來等她「辦完事」.George自知無趣,而且氣也消了,想起Childie,決定回家.

Childie一個人躺在床上,燈光微微打在她的臉上.這回換成George向她道歉,趨前擁吻年輕的女孩.Childie從頭到尾沒有說一句話,讓這場言歸於好顯得疑雲重重.

再過一陣子,就在同樣的床,同樣的燈光下,另一個女人也迷上女孩的青春肉體.

第三個電視片段出現George和酒館老闆談論一位孕婦可能會流產.劇中George一派正面思考:流掉小孩可能對病人反而是件好事.

BBC的主管Mrs. Croft突然親自拜訪.觀眾警覺可能與劇本有關.George很鎮定地介紹Childie是她的「室友」,Mrs. Croft亦識相地認同,藝術家需要「同伴」照顧.

女主管很訝異室內擺設樸素,覺得George完全融入劇中人物.她還盛讚George騎著輕機是神來一筆,襯托出角色愉悅性格.這時George卻開了不合身份的葷笑話:"You'd look cheerful too...with 50 cubic centimeters throbbing away between your legs. 如果妳的跨下有個50立方公分的玩意在抽動,妳也會看起來樂透了."

Mrs. Croft一臉尷尬,隨即進入嚴肅的開場白,George越聽臉色越難看.Childie覺得場面不對,立刻送上茶點,大談廚房心得,改變氣氛.可是George並不領情,居然拿起糕點擲向Childie,要她閉嘴.Mrs. Croft不得不出面制止火爆的場面.

第四個電視片段插入.劇中出現婚禮,旁人問起George怎麼一直沒有結婚.她回憶道那個年輕飛官死在柏林戰場上.

編劇也知道演員本人的傾向,順勢維持角色的無性生活了.但在現實中,George-Childie的家庭關係活生生呈現.


搞了半天,Mrs. Croft此行真正目的是傳達教會指控George酩酊大醉,在計程車上騷擾年輕修女.

George發揮搞笑天份,硬是反掰年輕修女攻擊她,還像吸血鬼一樣在她手臂上咬了一口.Mrs. Croft當然不會買帳,要求George寫信向教會道歉.一場主管來訪風波暫告段落.

George的工作危機並未結束.編劇安排George生了一場感冒,一整集沒有出場.George立刻起疑,怒指電視公司要刪掉她.導播好言安慰只是小感冒,後面劇情根本還沒發展.盛怒之下,George再度推門走人,從彩排缺席.

George回家並沒閒著,想到BBC重視民意,一個晚上儘忙著假冒觀眾名義寫信關心"Sister George",想挽留自己的角色.

Childie從臥室走出來,她穿著黑色內衣,展現修長的好身材,與George裹著睡袍的臃腫外型一比,顯示歲月殘酷的差距.

沒多久,Childie穿起衣服準備出門.George卻突然回憶起她們以前在供膳宿舍初識的經過.這是George在片中最柔情的片段.

一開始她靜靜地觀察Childie好幾個星期,沒講過一句話.有一天晚上,Childie用過浴室之後,她接著走進去,站在Childie曾站過的浴墊上,看到鏡子佈滿著霧氣,浴缸還垂涎著水珠,空氣散佈著香皂和滑石粉的味道.她發現Childie遺忘一隻粉紅色的塑膠梳子,梳子上還留有Childie的髮絲.於是,她偷偷地拿走了梳子.....

George突然興致大發,要求Childie留下來不要外出赴約.Childie不願放棄出去玩樂的機會,惹得George火氣又起.

Childie不甘被控制,出言反擊: "I'm not married to you, George.... I don't want to. But you make me. 我並沒有嫁給妳,喬治.....我不想這樣,都是妳逼我的."

這次換成Childie站在權力的上階,George低聲下氣地道歉.接著Childie拿起旁邊橙紅色的外套出門去. George悵然地掛在椅背上,最後難過地哭出來........

這部影片的色調很簡單,不外黑、白、棕色.但是橙紅色屢屢在片中搶鏡頭,常常用來對比George所欠缺的一切特質:例如溫柔、年輕,或是權力.

當然,這一對冤家並非只有吵吵鬧鬧,她們扮成「勞萊與哈台」(Stan Laurel and Oliver Hardy)準備參加女同酒吧的派對.還沒出門,就在家裡玩得不亦樂乎.George在Childie的帽子灑水,Childie拿水壺倒在George的褲子裡.

勞萊與哈台的影片有不少暗示同志關係的笑話,George-Childie扮成他們,也取自一些弦外之音.

最新的劇本剛好送達,"Sister George"感冒康復,再度出現.兩人額首稱慶之餘,Childie不忘提醒George致電Mrs. Croft,為粗俗的言詞致歉.Mrs. Croft正在會議中,George高興過頭,竟然留言邀請她到The Gateways Club 喝一杯.

  • The Gateways Club 是倫敦Chelsea歷史悠久的女同志酒吧,40年代創立時,各色人等齊聚,也是藝術家的聚會場所,更吸引不少男女同志,一直到1967才轉為只限女客.本片在這個酒吧實地取景使它聲名大噪,這篇:The Kings Road, the Gateways Club and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介紹這個酒吧與電影的關係,還提到當時的老闆娘和酒保都在片中露臉.1985年9月,酒吧結束營業,原來的綠門改漆成藍門,變成一間倉庫.

導演為當時女同留下難得的真實紀錄,舞池中親蜜的擁舞身影.雖然有些裝扮看來有點過時,但是她們的氣質依然熟悉,像是血液中根深柢固的基因.

George-Childie在現場公開表演,「勞萊與哈台」是個表演裝扮,而非掩飾裝扮.George身為公眾人物,倒沒有因此閃躲女同身份.

Mrs. Croft親自來到酒吧.George以為雨過天青,其實才是山雨欲來.Mrs. Croft環顧四周的臉部特寫顯示幾許玄機.女同酒吧並沒有嚇到她,反而流露幾些欣喜.

George在酒吧遇見穿橙色上衣的老友,兩個人互相調侃裝扮,對方惡毒地說,"it doesn't disguise a thing." George並不是假扮,根本就是胖胖的哈台.橙色上衣在此對比出George的年齡劣勢.

Mrs. Croft與George另外闢室密談,宣佈劇中"Sister George"將因車禍喪命.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安排?Mrs. Croft反問:"Why do some of our nearest and dearest have to leave us? Because that's life. 為什麼有些至親至愛的人會離我們而去? 因為這就是人生."

電視公司直把虛擬的肥皂劇真當作生離死別的人生,卻又不忘把劇情和 Road Safety Week (道路安全週)的應景活動串聯在一起.我想起The L Word把Dana賜死,還不忘假惺惺地宣導乳癌防治.

George領受死亡通知,萬念俱灰之餘對Childie說了一句話:"You called me George then, didn't you? You'll have to get out of that habit. 妳以前都叫我喬治,不是嗎?妳得改掉這個習慣了." 當她不再是George,還能成為什麼呢?

Childie在George離開的空檔,對Mrs. Croft不經意地訴苦,說她因為無處可去,跟著George很多年....Mrs. Croft馬上提議要幫她在BBC找份工作,要她聯絡秘書安排.Childie見風轉舵的心機已昭然若揭.

其實George根本擋不住潮流的轉變,BBC還有更大的計劃:6個節目正在著手劇本,12個節目在規劃.她的角色被換掉只是電視公司的一個小事件.我喜歡電影把背景拉到更大的格局,可惜導演只用到一個場景交待這一點.

她在攝影棚拍攝最後一段戲,依舊耍牛脾氣,躺在地上裝鬼臉,阿Q式地表達抗議.她在錄影前要求Childie陪她一起共進午餐緩和心情,Childie推託不允,令她起疑.離開攝影棚後,便到工廠門口等Childie.導演這時又安排一個橙衣女子推著腳踏車橫過銀幕,像是嘲諷著George.她左等右等不見蹤影,進門一探,發現Childie早已不在工廠.

她回家與Childie又是一陣大吵,質疑對方到底是和什麼人出去約會,以致於沒和George共進午餐.老實說,George對Childie的方式真是無一可取,老是用鄙視輕忽的態度,悲劇性格注定兩人感情失敗.

Childie推說只是以前共事的女同事,還辯解:"Not all girls are raving bloody lesbians. 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瘋狂透頂的拉子." 這句可是石破天驚的台詞,被剪輯到《The Celluloid Closet》紀錄片中.

謎底揭曉,Childie是和Mrs. Croft會面「聊詩」.

George的痛苦常用憤怒的方式表示.她再度離家出走,走到對面Betty的家.

Betty一開門,橙紅色衣服滿溢畫面,令人情何以堪.George是來借一個地方準備痛哭一場.Betty體貼地關上門,讓她獨自靜一靜.她這次真的沒有回家.

George用一貫反叛的態度參加劇組的告別會,擺出一付將要東山再起的架勢.別人問她下一個工作計劃,她佯裝要加入廣告事業.

Mrs. Croft在現場為她引見一個工作機會,在以木偶呈現的兒童動畫中,為戲中擬人化的迪士尼角色Clarabelle Cow 配音.George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當場拒絕.

現在回頭來看劇本,還真有點歷史預言.迪士尼在80年代回攻動畫電影市場,確實是找了不少「過氣」演員來配音,隨著動畫電影回溫,現在當紅演員都願意參一腳來配音.

Childie在告別會上與George會面,看來兩人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在這樣的公眾場合,George也無法控制火爆情緒,別人都看在眼裡心知肚明.Mrs. Croft急著想保護Childie,男導播兩手一攤不想插手,"我知道George很喜歡那個女孩",言下之意那是她們的家務事.

說到影藝圈內的心照不宣,有二個鏡頭非常傳神.似乎大家曉得George-Childie私底下的關係,當Mrs. Croft攬著Childie秘密離開,劇組二個工作人員帶著看笑話的表情,望著她們離去.


原來,Mrs. Croft帶Childie回家收拾行李,答應提供工作和短期的住宿(還用法文Pied-à-terre).Childie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考慮要把二個洋娃娃先帶走.Mrs. Croft幫她把客廳的洋娃娃拿到臥室,看到Childie躺在床上和另一個洋娃娃自言自語,她突然也對著洋娃娃說話,示意她(=Childie)好好睡一下.

洋娃娃和布偶常在電影中代表劇中人意志的延伸,特別是那種說不出口或言行不一致的感情.例如《金枝玉葉》第一集,林子穎尚未表明女兒身之前,顧家明口口聲要和對方保持距離,但是他們手上的布偶卻糾纏在一起.Mrs. Croft向洋娃娃說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下有大約五分鐘的情慾場面.Mrs. Croft伸手在Childie的胸前撫摸,Childie推阻了兩次,到了第三次,Childie半推半就把自己的衣服解開,銀幕上可見露點的愛撫.接著,Mrs. Croft手往下伸,Childie因為亢奮弓緊了背脊,鏡頭非常先進地故意往左下斜了45度角,讓這個畫面張力十足.

飾演Childie的女星多次淚灑片場,還能拍出這樣的效果,真是為難她了.


George此時剛好闖入,以為可以反擊回來,結果一記拳打回自己沒有保障的同志關係:
George:What will your precious employers say when they find you had me sacked...so that you could creep into bed with my.....With someone l...
如果讓妳高高在上的老闆知道,妳把我開除掉,是因為妳想上我的床,和我的.....和我的....
Mrs. Croft:With someone you what?
和妳的什麼人啊?

這個平常用字溫文的女人一下子火力全開,罵她被開除,是因為收視率低,沒有人要看年老無趣的演員.說她愛喝酒,脾氣暴燥,失去女朋友根本是活該.最後還不忘補了一句:"Look at yourself, you pathetic old dyke. 看看妳自己,妳這可悲的老拉子."

三個人一起站在階梯上,進行最後的拉鋸戰,George苦苦哀求Childie不要走,質疑Mrs. Croft不可能和她同居.見她沒有反應,竟想用毀滅法,企圖影響Mrs. Croft放棄.

George揭露Childie已經32歲,不再是年輕女孩,而且15歲時未婚生子,當年棄養的女兒現在大到可以對Mrs. Croft打情罵俏.....

這一招是下下策,只讓Childie更堅決地隨著Mrs. Croft離開.

George回到空無一人的影棚,為了宣洩事業和感情的失落,憤而搗毀片場的設備和道具.她看到"Sister George"的棺材,一摸只是個廉價的虛殼:"Even the bloody coffin is a fake. 連撈什子的棺材都是假的."

最後她坐在影棚公園的椅子上,對天無奈地發出呣~的鳴叫,一聲比一聲哀戚.當她不再是"George"便失去了一切,未來只是個可悲的母牛.

參見: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幕後故事

2009/08/24

Octave:these and those

《變調的旋律》有個很有趣的人物背景:過氣 + 藝人 + 同志.

演藝圈是個特殊的生態環境,同志分佈的比率不見得比其他行業要高,但是他們有一層需要被包裝設定的公眾形象,一旦私領域被揭露,外界常會驚訝於他們公私形象的分歧.

因為外界無法理解,有些藝人形成封閉的社交圈,更糟的是,扭曲成封閉的慾望圈.黃金時期的好萊塢即流傳著各式各樣的小道消息,儼然是雙性戀的大本營.大牌藝人還有些人脈資源去降低流言的傷害性,小牌和過氣藝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就眾多藝人形式 (單人、團體),90’年代最引起同志社群熱烈討論的是「男孩團體」(Boy Band),很多同志雜誌曾經報導過男同歌迷對於「男孩團體」的喜好.「男孩團體」並非全是花拳繡腿,但不可否認,外型絕對是第一要務,比傳統上各司樂器的「樂團」要更注重門面.說是偶像團體,也不無道理.一群帥哥整天混在一起,提供男同歌迷莫大的想像樂趣.沒多久,「男孩團體」的成員有人出櫃,男同歌迷與「男孩團體」之間,遂有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微妙關係.

相形之下「女孩團體」(Girl Group)就淵遠流長,發展穩定.似乎經紀公司較易控制年輕女性,沒聽到有那個知名團員出櫃.社會對於「女同化包裝」是比較寬容,不是拉子的t.A.T.u就故意以此為訴求.

我不知道有少「少男少女團體」鎩羽而歸?印像中,日本的「少女團體」很像諾曼地登陸人肉戰場,不只是團體多、單位人數多、同一個名號團體還可以有好幾代成員.散彈打鳥的策略下,產生一堆不上不下的邊緣人.

有些人對《變調的旋律》宮下雪乃柔弱寡斷的性格表示不悅,我倒是覺得其情可憫.她很年輕,沒有完成高中學業,社會歷練不足,當然會有這些不成熟的反應.在okazu的評論,似乎對這樣背景的角色太苛責了.

另外一方面,我一直不解,為什麼不少日本動漫常常以柔弱寡斷的人物為主角,最後一定會配上果決、堅強、聰明…..的完美一方?我想到的理由是,這些動漫的讀者群以青少年為主,所以故事常發生在校園,這樣的結局可以滿足他們的願望.而且,按照肥皂劇的公式,強弱對比的人物才能製造戲劇衝突,讓讀者一集一集地追下去.

《變調的旋律》讓我想起三段式影片《20.30.40》.其中一段是李心潔飾演少女團體Sunday Sister的成員小潔,和另一位成員依童,離鄉背井追求星夢.兩個女孩擠在簡陋的宿舍,工作不定,未來充滿未知數,相依為命的生活讓她們衍生情愫.換個流行的說法,這叫「階段性情境式百合」.

我一向不喜歡張艾嘉處理女同題材,但是小潔最後在機場吻別依童,讓「階段性情境式百合」還算有個腰桿挺直的退場:謝謝妳曾經愛過我.

2009/08/22

Octave Chinese Edition

前一又陣子由網友entangled極力推薦的漫畫"オクターヴ" (Octave)目前已由東立出版社發行中譯本"變調的旋律"1-2集(是限制級).

出版社的簡介如下:
    曾身為偶像的宮下雪乃,在東京遇見了也曾身為偶像的岩井節子,在與節子共渡一夜後,心亂如麻的雪乃又看到自己同期的美香在演藝界嶄露頭角,雪乃該如何整理自己的心情呢?

    由於〝不紅的偶像〞這個過去,而始終無法抬頭挺胸的宮下雪乃,在她眼前出現了一位女性——以前曾為音樂人的岩井節子。兩人從相遇,到發展出肌膚之親,進而陷入愛河。由於被需要而付出自己所有的雪乃,與需要雪乃而變得坦率的節子—— 而這兩人,已沉溺在兩人的世界裡。

嗯,故事會怎麼往下發展?該不會像書名一樣"變調"吧!

變調的旋律(1)變調的旋律(2)

2009/08/21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behind the scenes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幕後故事

電影是個奇妙的集體創作,有時它打定主義脫離現實,有時它精確地反映現況.片廠大老闆不在乎這些電影人怎麼表現,只要能賣座,就是好片子.

在英美,電影同志內容在50年代之前幾乎都是欲語還休,因為市場還未成熟,很少人敢明目張膽挑戰市場.同志觀眾只能在有限的空間中捕風捉影、斷章取義.人們常說同志普遍擁有敏感特質,有時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不得不然.

60年代和50年代截然不同,60年代是美國,甚至是全球社會劇變的起點,反戰、黑人民權、女權、同志平權、嬉皮風潮、美蘇登月競賽、好萊塢片廠力量式微.....一時之間,各種影片題材百花齊放,電影中的同志以全新的方式出現.觀眾終於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同志角色,但這個時期他們常是悲苦、鬱悶、負面、反派.

1969年6月27日發生Stonewall Riots(石牆暴動),是美國同志運動分水嶺.電影在處理同志內容的態度上漸漸有了改變.《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剛好在這尷尬的歷史前夕半年前推出,再遇上新舊電影分級制影響,「走在時代前面」讓它有段坎坷的命運.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原是德籍猶太劇作家Frank Marcus(1928~1996)逃亡到英國,於1964年推出的舞台劇.當時由硬裡子演員Beryl Reid 貝莉爾里德(1920~1996)飾演女主角June(即劇中劇的Sister George).最初在倫敦推出,二年後遠征百老匯,創下二百多場的票房紀錄,還因本劇獲得東尼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

故事是關於June,看似和藹可親、胖胖的中年婦女,她在BBC電視肥皂劇中飾演小鎮護士George.私底下她卻酗酒、脾氣暴躁,和一位年輕女子Childie同居.她正面臨中年危機,意識到節目製作公司要除掉她在劇中的角色.June採用最糟糕的方式來因應她的工作和生活.最後強勢的女製作人Mercy趁虛而入,奪走她的事業和女人.

這個故事後來就被美國導演Robert Aldrich 勞勃阿德力區(1918~1983)看上了.

這位極有個性的導演,喜歡獨立作業,掌控全局,不受制於片廠指揮.如果沒有他的硬脾氣,影片可能就不是這般面貌了.他知名的作品多是黑色影片或是陽剛十足的戰爭影片,他因《The Dirty Dozen》(決死突擊隊)大賣而於1968成立自己的製作公司.

不過,他在「歇斯底里的女性影片」也有不少成就.60年代初便與Bette Davis (貝蒂戴維斯)合作二部以女性為故事中心的心理驚悚片:《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姊姊情仇,1962)及《Hush...Hush, Sweet Charlotte》(狠毒婦人心, 1964).

影評分析他喜歡表現疏離的個體去對抗整個體制,而且鍾情「現實-虛假」的對比.再加上導演一直想探討影視工業背後的故事,《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儼然是夢寐以求的主題,而選作他成立製作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勞勃阿德力區曾經表示這是他最喜歡的作品,而且非常滿意貝莉爾里德的演出.在導演的眼中,他並不是在拍一部純粹女同影片,只是主角剛好都是女同,交錯著性與權力的角力.

女主角最初先後考慮由Angela Lansbury(安琪拉蘭斯貝瑞)及貝蒂戴維斯演出.安琪拉蘭斯貝瑞(演過影集《推理女神探》、演唱《美女與野獸》片中主題曲)對於演出女同角色表示反感,而貝蒂則是與另一部影片撞期.當她看過貝莉爾里德的舞台表演,很賞識地表示,只有貝莉爾里德能讓"Sister George"在大銀幕上重生.

不過有另一種說法.當初他們籌資拍片,有些金主認為貝莉爾里德沒有票房能力,希望能由貝蒂戴維斯演出.勞勃阿德力區力排眾議,堅持由貝莉爾里德擔綱.貝莉爾里德不負期望,把一個並不討喜的角色演得讓觀眾又氣又憐,還獲得金球獎提名.(下圖:拍片期間導演慶祝貝莉爾里德生日)


舞台劇對於主角的女同身份並沒有點破,只是強烈地暗示.電影劇本就直接鋪陳,對白中就出現了lesbian, dyke,甚至在影片最後出現女女情慾戲.現代人回頭看當年的表演尺度,覺得不算什麼,但當時連工作人員自己都受不了.飾演Childie的Susannah York在拍攝期間不只一次淚灑片場;導演長期合作的配樂編曲家Frank De Vol也受不了劇情而離職.後來才就勃阿德力區的其他作品重新合作.
    Susannah York後來在《Zee and Co.,》(1972)再度演出拉子,介入一對夫妻變質的感情生活.猜猜看誰和她演女女對手戲?Elizabeth Taylor(伊麗莎伯泰勒)耶!

拍攝完成後,美國電影分級制正轉換為P, PG, R, X 四級,由於女女情慾戲,因此被歸為X級.本片是由知名導演、演員拍攝的影片中,第一部被列為X級的作品.本來導演想要重新修剪,但是有關單位告訴他來不及了,你拍這個主題,怎麼修都沒用.勃阿德力區非常不服氣,將MPAA-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和其主席Jack Valenti一狀告上法庭.不幸訴訟失敗,賠掉$43,000美元(另一說是$75,000美元,注意這可是40年前的物價水準).

結果它在紐約只有兩家戲院,一個是藝術電影院,另一個則是專門放映軟調色情片的戲院.打不進一般院線,就沒有票房,最後商業失利收場.

歷史的足跡是詭異的,半年後發生石牆暴動,大眾對同志漸漸有了不一樣的看法.稍後推出的男同志影片《The Boys in the Band》(1970)受到美國民眾注目,很多人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原來同志是這款模樣.這部男同志影片用輕鬆的方式表現,宣告男同志歡笑的時代來臨.

相形之下《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在很多方面都顯得生不逢時.June結尾在電視攝影棚哀怨的哭聲,與其是片中角色的悲慘遭遇,似乎也預言女同在影片中的笑聲還要好多年後才會發生.

有些人批評《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角色性格不夠正面,或是片中透露恐同的傾向,導演辯解:
    "Sister George's loud behavior and individuality .... are encompassed in her personality, they're not a product of her lesbianism.... She didn't give a shit about the BBC or the public's acceptance of her relationships. That's why they couldn't afford her."
    喬治姊妹大小聲的行為和特質....是包含在她的個性中,而不是同志身份的副產品....她根本不在乎BBC電台,也不管公眾接受她的同志關係與否。這才是他們受不了的原因。

勃阿德力區最後結論:她就是與整個體制格格不入.這是導演選擇這個故事的原因,也是我們在指責女同角色政治不正確之前,能夠明瞭人性才是核心議題.

參見影片介紹: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情緒文盲的悲劇

A Little Bit Sixties

今年有些60年代的懷舊風,Stonewall Riots(石牆暴動)和Woodstock 演唱會四十週年慶,為了順勢融入情境,我最近看了二部60年代的女同影片,首先登場的是《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這是個迷你專題,一篇介紹它的幕後故事,下週另外一篇才談電影.

另外一部我想談的是由D. H.勞倫斯中篇小說The Fox改編的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先找來原著,不過這部影片難"當",你可以看過評論再來決定如何取得.

2009/08/19

When I Am Blue

我在部落格第一次介紹的拉子影集是Sugar Rush第一季,英國演完沒多久,我就完成了.它的配樂讓我接觸許多從沒聽過的樂團,其中之一是Nouvelle Vague,我特別喜愛女聲翻唱的Teenage Kicks,以前只要心情不好,就會拿出來聽個幾遍.

網路上找不到他們的MV或現場實況,以下是取材自Sugar Rush畫面.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




後來才曉得Nouvelle Vague在今年五月曾來台北表演.不過我當時才開完刀,就算知道消息也去不了.以下是他們在國外的現場實況,和CD的版本各有不同風味.

Life and Movie

我們在評論電影(或是小說),常會提到這是第一人稱的觀點,那是全知觀點.電影的限制性更強烈,基本上,觀眾只有鏡頭提供的音畫訊息,大部份人不會有其他聯想.此時觀眾與創作者之間是你情我願,觀眾犯不著苛求故事的真相,而是講究故事的說法和呈現的技巧.

我對這個部落格的定位很清楚,只談影視.但最近看八八水災的新聞,越看越生氣.台灣新聞媒體,好像覺得大水淹得不夠,現在開始淹起口水來了.風災一個星期之後,催淚武器用盡,交互指責大戲上場.責任追究並非不重要,只是怎麼全都態度乖張,新聞標題語不驚人死不休,網上留言多是情緒字眼.

是不是新聞媒體不再追求全知觀點的真相,貪圖幾個定格的情緒操作?這跟看電影讀小說有什麼差異呢?

研究新聞媒體的故事技巧不是我的興趣範圍,該談的電影還是會按照原訂的步調繼續進行.這並不表示我不再關心八八災水,我正規劃接下來的捐款,到各個民間單位的網站上去了解他們已經做了什麼?將來準備做什麼?至少這比捲入口水風波,要來得有實質效益多了.

後記:關於災害救援
  • 第一時間的物資和捐款應該暫時可用,但各單位需要時間消化調度,建議大家在9月7日滿一個月時,再做一次追蹤,看看當時最需要什麼.
  • 災害救援是長期的工作,我們沒能在最緊急的時間上幫忙,至少可以用更長的時間來關心.建議有心人養成長期捐獻的習慣,少則6個月,最好為期一年.金額多少不是重點,但可以維持對這件事的敏感度.(有些年輕人寫部落格寫不到幾篇就中斷了,這件事至少能訓練專注力)
  • 有些公益團體會從捐款中的一定比率作為他們組織內的薪水甚至獎金,你若是對這件事感冒,現在市面上知名的團體,可能有些不會是你的理想選項.但老實說,災害初期首重效率,我是願意支付他們的專業經驗.
  • 後續資訊,我主要是從Google莫拉克颱風救災專頁著手,尤其是下方的「網友提供資訊」,他們已經整理很完整的架構,你可以慢慢研究如何運用捐款.如果我沒有認錯的話,看到這裡的常客P.Bear支援PTT的資訊整理,讓我與有榮焉.
  • 除了亡羊補牢,可以更深入一點思考天災預防.環境資訊中心集結各個專家的文章,給我一些新的觸角,也讓我思考該怎樣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2009/08/10

Aftermath of Typhoon Morakot

台灣夏秋之間常有颱風登陸,以前記憶中,雖然會造成損失,但好像是可以忍受的短期災害,沒多久就能恢復正常.現在的風險變得難以預測.不是颱風威力大得像科學怪人,就是土地承受力脆弱得像玻璃娃娃.

上個星期,台灣水庫正面臨缺水危機,其實大多數人都希望來個颱風解除旱相.不過大自然並不是一個可以打交道的對象,缺水反變洪澇成災.

下面有幾個我比較信任的捐助資訊,請有餘力的人一起幫助災民渡過眼前的急難:

  •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Yahoo線上莫拉克颱風緊急救助金

  • 台灣世界展望會捐款網頁

  • 慈濟捐款網頁

  • 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有捐助物資的訊息
  • 2009/08/06

    Postcards from Taipei

    上個星期,我收到學姊從高雄寄來的郵件,其中有三張是她到英國旅行在當地寫好的明信片,大概是沒帶到我那冗長的地址,她只好回來再一併寄給我.心中覺得好可惜:從蘇格蘭寄來的明信片啊!

    我突然有個靈感,我們可以來交換郵件.於是到附近的台北郵政總局申請了一個郵政信箱:
      10099 台北市台北郵政第276號信箱
      P.O. Box 276 Taipei 10099, Taiwan, R.O.C.


    由於我是一對多,時間財力有限,得訂個遊戲規則:
    • 1)請先寄來明信片告知我地址,我再回寄明信片 (別只用emial告知地址,這樣公平吧)

    • 2)我希望您所用的郵票和明信片能有地方特色,例如當地景物或節慶活動(有gay pride嗎?).我寄出的郵票和明信片會儘量以台北為主題(郵政總局就在旁邊,應該有很多選擇)

    • 3)我以右下方Feed's Current Circulation的數量為回寄上限(目前最高出現212個)

    • 4)以個人信譽保證,所有來信地址均會妥善收藏.但也請各位除了郵寄地址,不要透露過多個人資料.在網路上,各位一定要記得,要多了解對方才能提昇往來層次.(好啦,你們都知道我一二,可是我不認識你們啊)


    Q&A
    • Q:什麼時間截止收件?
    • A:郵箱我租到2010年6月底,如果大家反應良好,我就繼續租下去.

    • Q:收件人要寫什麼?
    • A:可以寫Orange收,不寫收件人也沒關係,因為這個郵政信箱只有我能收信

    2009/08/04

    Taking Woodstock

    李安新作《Taking Woodstock》將在台灣上映,遠流出版在7月率先發行電影原著中文版「胡士托風波」 (中文版官方網頁).

    電影要開拍時,大家已知道劇情中當年小鎮的主辦人是同志Elliot Tiber(利特泰柏).有人狐疑為什麼李安老是看中同志題材,看過原著後,你會恍然大悟,李安真正看上的是泰柏這一家三口在這場歷史盛會的轉變,特別是親情關係的和解,這才是他一直追尋的核心主題.李安在國外訪談中已表示,主角的同志身份並沒有什麼新鮮觀點,在片中的比重不高.我不知道他的本意為何,但我看來,對同志身份的自我和解才是書中主角所有動力的來源.

    利特泰柏用戲謔的筆法描述應該是悲慘的家庭生活和黑暗的同志處境.當人生荒謬突梯到極點,反而變成高反差的笑話.我一邊讀一邊笑,合上書卻很想掉淚.

    例如,這個猶太乖乖男提到上猶太小學的恐懼:「我很怕摩西和他的十誡,我沒有信心,我想我一定會破戒,然後遭到懲罰,我也怕上帝,因為祂脾氣很壞,動不動就雷霆大怒,降禍給不信祂的小學生。」

    他講到過去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病,不忘吐槽:「然而治療師卻認為同性戀是可以藉由行為改變來"導正",使我們一朝醒來變成愛異性的正常人。他們或許什麼病都治不好,就是對治療我們這些同性戀者胸有成竹。」

    泰柏媽(片中由Imelda Staunton飾)是那種以前過怕窮苦日子,後來錙銖必較的苛刻婦.她不會表達愛與溫柔,生活壓力只讓她用不斷咒罵當成武裝.

    泰柏爸是沈默不語的勞苦男,一輩子被泰柏媽壓制,教養小孩只知道抽出皮帶狠打.他們並不是一無可取的父母,只是不知道表達,也沒有機會學習表達的舊式爸媽.

    利特絕對是天生的男同志(說不定有機會成為雙性戀).並不是因為欠缺溫暖的家庭關係讓他變成同志,而是讓他在成為同志的過程中,歷經曲折的命運.所有手足成年後都想離家越遠越好,只有他矛盾地留下來,渴求不知道何時才會得到的愛與尊重.

    他年輕時偶然在漆黑的戲院被陌生男子騷擾,嚐到身體的快感.禁忌的刺激變成無趣生活的出口,補償現實中的挫折和壓抑,於是他不斷追求短暫的滿足,卻不知所以然.甚至進階到SM,在痛楚中同時體驗快感.

    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描寫SM遭遇,筆鋒一轉卻是那麼痛的領悟:「我們家的人沒有一個人得到真正的愛。我最初的性經驗,說來也和愛不相干。那種被挑逗、撫摸和高潮的快感都很真實,然而我的對象都是陌生人,他們其實在猥褻我。我不知道什麼是愛,也不知道能從這樣的性生活得到什麼。我父母從來不曾跟我討論這方面的。我從家庭得到的愛是暴虐,陌生人給我的性也好不到哪裡。」

    利特在書中回憶過去「性愛流水席」的往事,提到親眼目睹Rock Hudson在同志派對的醜態,與田納西威廉斯和柯帝第嗑藥三人行.....以及那些短暫的激情過後就完全不相識的冷漠,他歸結出一段話:「因為沒有人愛你,性交成了純粹的肉體經驗。性交把你的身心送上狂喜的高峰,精力得到宣洩,讓你暫時走出孤獨的牢獄,只要有人渴望你的身體,儘管他要的也只是你的身體,你就覺得自己還活著。」

    他的同志宿命感在1969/6/27的The Stonewall riots(石牆暴動)被激怒.利特一反溫吞的個性,拿起石頭棍棒反擊.他第一次感覺到力量,感覺有能力改變現況.大約一個月後,當別的城鎮拒絕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他鼓起勇氣拿起電話請接線生轉給陌生的音樂節製作人Michael Lang(藍恩).

    電影的重點應該從這一部份開始.藍恩搭著直昇機降落在快要沒落的白河小鎮,像是天降奇蹟.電影角色相當忠實原味,藍恩活脫是從照片中走出來.利特本人據說高高胖胖的,可是影片卻找來較瘦弱的Demetri Martin.或許是讓這個同志角色更少點侵略性,更多一些傻人傻福的效果吧.


    胡士托音樂節是在Max Yasgur的牧場上舉辦.他的角色在片中由《美國派》成名的喜感老爸Eugene Levy飾演.他一出場就可確定觀眾對喜劇的期待.


    原著中,胡士托音樂節期間出現許多奇人,最近宣傳一直在炒作Liev Schreiber扮女裝飾演Vilma(薇爾瑪).他在書中後段是個亮點人物,但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原著描述「她」的出場:

    「八月初的一天,我在傾盆大雨中從辦公室走出去。這時,眼前出現一個高大魁武的女人,她撐著把黑傘,一直盯著我。這女人身高將近一九○,穿著綴滿亮片的黑色洋裝、性感網襪和高跟鞋,一張濃妝豔抹的臉就像塗上油漆,假睫毛看來有如一對黑牙齒。她把假髮高高盤起,用漆筷做髮簪,不知噴了多少定型噴霧,髮絲硬得可做鋼絲球。」

    書中提到她在二次大戰是巴頓將軍麾下的陸軍中士.當時她已當了祖父,有八個孫子,喜歡打扮成女人,偶爾做做皮肉生意.電影把她的角色降齡許多.

    因為胡士托音樂節人潮眾多,除了引起保守鄉民不滿,更招來各路黑道份子覬覦周邊商機,或乾脆來索討.泰柏一家人常常手拿棒球棍、鐵條、酒瓶,隨時面對外界挑釁.後來薇爾瑪加入,協助旅館的「保全」工作.

    有一次利特遭受攻擊,薇爾瑪適時出現解救.他好整以暇介紹她出場:「今天,她穿的是女兵服。那衣服太小了一點,她的胸部又加上襯墊,上衣銅釦緊繃得隨時可能彈開似的。她的影子落在五點鐘方向,那張臉依然濃妝豔抹。好個巾幗不讓鬚眉。」

    書中提到一部幻彩小巴載來四個女同,130多公斤天后級的Georgette(喬琪雅特)是這個活動靈修道場的主事,身邊有一位穿著芭比娃娃蝴蝶裝的女子,和兩個穿著連身工作服和工作靴的女子.喬琪雅特停留期間常舉行小座談會暢女性主義和女同.最重要的是她充滿磁力,為泰柏父子開釋解惑.(這個段落似乎有出現在片中,因為演員表出現"Georgette's girlfriend".可是沒找到Georgette)

    利特在籌辦活動期間,隨著四周的解放氣氛,不斷就近取材肉體交會,始終擔心被父母發現同志身份.沒想到泰柏爸和喬琪雅特很談得來,利特感覺父親對他的態度改變了,感到父親的愛和以他為榮的驕傲.

    這段父子和解是書中最感人的部份,想來也是全片催淚所在.胡士托音樂節結束後幾個月,泰柏爸就因大腸癌過世.他原本只會低頭修屋頂,在活動期間,他卻挺直腰身指揮交通,拿著球棒對抗外界挑釁.他和利特終於可以勾肩搭背,欣賞彼此的成就.

    父母對子女的事情心知肚明,只是看他們要選擇那一種處理方式.泰柏爸決定臨死前對利特"come out":「我好愛你。我了解你,也知道你在做什麼。我知道你過著什麼樣的人生,你交了哪些朋友。我只想讓你曉得,老爸只是樂觀其成,沒任何意見。我希望你能找到你愛的人,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有些人覺得胡士托音樂節是一場濫交大會.撇開一些革命的性理論,我覺得這是歷史演進的反彈.當人心壓抑到一個地步,就會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來修正.

    胡士托音樂節像是利特從「性」到「靈肉合一的愛」奧德賽歷程的起點.他以前覺得性是越激烈越好,在牧場上遇到一對開著另一部幻彩小巴的年輕男女,第一次吃到迷幻藥,體驗到性愛是可以溫柔美好.目前影片的流傳的劇照顯示有這一段情節.

    大麻與迷幻藥是胡士托音樂節的重頭戲之一,相信影片少不得這些嗑藥的片段.我注意到預告片中有一段是泰柏爸和泰柏媽在雨中手舞足蹈,旁人緊張地問,到底給他們吃了多少大麻?原著中,這是利特的一點孝心.因為舉辦音樂節身心俱疲,利特常常用大麻幫自己舒解壓力,他看見爸媽日以繼夜工作,於是在餅乾中加料,讓他們享受一小段假期.



    我不曉得電影上映後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話題,會不會有人誤會是在鼓勵濫交和吸毒?

    回顧這段純真年代,他們用身心解放去對抗當時愚蠢的國家機器.有些社會行動產生影響力,有些在日後改弦易轍.當時的性解放被後來「安全的性」做了再修正.大麻則三不五時在道德瑕疵和販賣合法化中掙扎.

    世界並沒有從此變得更美好,老實說這個世界本來就不美好,但你可以有勇氣去面對它.我們後輩比胡士托這一代聰明太多,可能是太聰明了,所以也比較明哲保身.如果胡士托對現代人真有什麼啟示,可能也只是一場小小的解放.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