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ping The Velvet : 性別裝扮的冒險
Tipping The Velvet字面上的意思是舔絲絨,其實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品玉」的俚語.作者Sarah Waters本身是同志,更是研究十九世紀末英國同志小說和文學的學者,從學者轉換為小說創作者,她的第一本著作就這本是石破天驚的Tipping The Velvet.原著於1999年2月出版,在2002年被BBC改編搬上螢幕,當年在英國上映時創下極高的收視率.原著是主角Nancy Astley大約在四十歲左右的回憶錄,回憶她從十八歲到二十五歲的經歷.從Whitstable的漁村少女,愛上劇場女扮男裝的演員Kitty Bulter,一路跟隨到倫敦,並一起走上變裝的演藝事業.之後因為Kitty選擇嫁作人婦,Nancy傷心離去,憑變裝技巧,自我放逐成為男妓.但意外地被富婆Diana包養一年半,直到再度流落街頭.最後投靠只有數面之緣的Florance - 一個社會主義的工作者.Nancy的旅程終在洗盡鉛華後告一段落.
大陸地區將電視版譯作南茜(西)情史,因為大多人以三段戀情來看主角Nancy的故事,可是原著在熱鬧奔放的表層之外,底層交錯的主題其實非常複雜,至少有三層的牽連:台上與台下;男性與女性的性別裝扮;性向認同.一開始最混亂的是Kitty,她的處理方式是表面上選擇了異性戀.隨她腳步而來的Nancy混沌情況更甚Kitty,她的最終解決方法是停止表演.Diana和Florance雖是極端對立,卻都很自在於自己的性傾向,與裝扮和表演無關.
性別裝扮是原著非常鮮明的主軸,英國學者Stefania Ciocia有一篇非常精采的評論"Journeying against the current": a carnivalesque theatrical apprenticeship in Sarah Waters's Tipping the Velvet,她的文章為我帶來靈感,想以性別裝扮歷程的六個階段,來看原著和電視版詮釋方式的差異:
網路資源:
關於作品
關於作者
關於演員









1 意見:
我觉得演nan的演员和欧阳靖,,有点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