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a Scandal 醜聞筆記:很棒的小說故事,很爛的改編電影
我沒有那種慣性,認為改編電影一定比原著差.不同媒體有各自表現的優勢,我喜歡分解評斷.但是這次電影編劇實在太便宜行事了,就算演員再傑出,也只像文過飾非.
在篇幅有限的電影劇本中,編劇只想講一件事:芭芭拉這個老女人有多變態.所以,每個角色的景深都不見了,每個人都變好了,只有芭芭拉變得更露骨扭曲.用這種劇本格局怎麼可能把Judi Dench送上獎座?原著裡人心幽明晦暗,如果編劇真要粗枝大葉將芭芭拉定位為女同(但我並不認同),請他多看看日本百合動畫,學習如何拿捏曖昧.
另外,配樂大師的作品真是不敢苟同.大家都說原著是屬於尖酸刻薄黑色幽默,可是他老兄把它弄成急著趕一個半小時結束的驚悚劇.音樂情感強過演員表情也就算了,最後成音展現更是「駭人聽聞」,電影院的音響震得五臟六腑翻轉,讓觀影印象更負面.
忘了提一句,電影海報設計像極阿莫多瓦的<Hable con ella 悄悄告訴她 (英文片名:Talk To Her )>
從一個社會案件,全球新聞說起...
要說明電影編劇的怠職,不得不回頭從原著分析著手.表面上,主要的故事是一位42歲有二個孩子的女教師Sheba Hart 希芭,與15歲的男學生Steven Connolly 康納利之間的不倫之戀.本書原有個副標題:WHAT WAS SHE THINKING? 讀者以為可以了解主事者的想法,有趣的是,故事的旁述者吐露更多自己的內心世界.Barbara Covett 芭芭拉才是故事真正的主角,令人又憐又恨.
作者Zoë Heller曾任報社記者,第一本小說是Everything You Know,描述中年男子Willy Muller以幫好萊塢名人代撰回憶錄為生,聽起來很符合作者的「核心競爭力」.Heller不諱言第二本書的靈感來自於美國Mary Kay Letourneau於1997轟動全球的師生戀,她與13歲的男學生持續發生性關係,後來還生了二個孩子.2005年當事人終於成婚,新聞才暫時告一段落.Heller將它當創作藍圖,建構另一個核心主題:孤寂.
如果孤寂是個病因,老化是所有疾病惡化的催化劑.
芭芭拉的孤寂是顯而易見,她曾鄙視希芭根本不懂什麼叫孤寂.我認為芭芭拉是離群索居,形單影隻的孤絕;希芭則是身處繁華的心靈疏離.這可從她的婚姻和事業看出.而電影編劇懶到連寫都沒寫進去.
Sheba Hart 希芭
芭芭拉與先生是老少配,理查年長20歲.她自己分析成婚的原因:「....我認為,其實我是刻意藉著跟理查在一起,來延長我的青春。我可以一直當個小女孩,妳沒看出來嗎?我成年以後所有的歲月,在我生活的圈子中,我都是扮演年齡較小的年輕人.....所以理查其實一直在保護我,讓我不必面對自己的中年危機。」(P.128) 或許,作者推測師生戀的原因之一,是主角的心理年齡與現實脫勾.
希芭一直沒有在職場中學習足夠的社會經歷,因為她一直忙著照顧二個小孩,特別是那一個有唐氏症的兒子.她曾把家庭當成壓抑她成長的原因,後來她坦誠:「結果是,理查和小班並沒有防礙我成就大事業。相反地,婚姻給了我很好的藉口,掩護我原本就缺乏的企圖心。」(P.127) 因為兒子上學,她不得不以老新鮮人的身份投入職場,當一個菜鳥老師.
老師,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既要有統合群眾又要有個別因材施教的能力.希芭剛上課便遇到學生喧鬧失控的場面.其他老師形容,好像小說Lord of the flies 蒼蠅王活生生上演.一旦在敵對的陣營中出現友軍,出現康納利的友善與欽慕,希芭便容易向對方示好.
但像芭芭拉這種資深老師是如此界定師生的距離:「實際情況是,跟學生做朋友並不是妳的職責,當妳模糊了老師與學生的那條界線時--當妳試著想要對他們好、對他們友善、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時--其實是害了他們。」
把希芭推向康納利還有一個更大的環境因素.希芭在那所學校顯得太特出,太漂亮.出於她的上層家世,和她保鮮如新的天真.每個男同事都在垂涎卻不敢行動,但是「只有康納利,要不是太年輕,要不就是太愚鈍,未曾察覺到自己膽大包天,才敢挾其魅力鍥而不捨地接近她。他既不怕她,也不惱她,也毋需索盡枯腸地盛讚她有多美。他望著她時,彷彿要把她吃了。」(P.31)
「康納利是她在聖喬治乏味的教書生涯裡的一道護身符....」(p.74) 這還不能成為一個結論.希芭個性的柔弱是最後的致命傷,以致她沒有辦法下定決心離開康納利,最後甚至沒有辦法離開芭芭拉的保護.在電影的後段,希芭發現芭芭拉的筆記,激動地對芭芭拉大罵:妳想x我嗎?(我看了真心痛)然後衝到門外被記者包圍...這不是原著中希芭的個性,原著和電影的結局相差十萬八千里.
Barbara Covett 芭芭拉
芭芭拉對周遭人事物的尖刻批評是全書菁華之一,當然電影編劇同樣懶到沒時間消化她的黑色趣味.每一件事情出自芭芭拉口中,無一倖免於難,但是對於師生戀,她的標靶不是當事人,而是社會標準:
「我們的社會選擇將十六歲以下的人區分為孩童.而在全世界大多數地區,男孩和女孩大約在十二歲左右,就被視為成人。他們進入青春期,開始做那個社會裡大人所做的所有事情--在工廠工作、獵熊、殺人、性交。我們可能有非常好的理由選擇延長童年的特權和對童年的保護,但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至少得承認我們所反對的究竟是什麼。根據官方定義康納利是「未成年人」,而希芭的行為是「剝削」。可是,只要誠實地評估他們的關係,就得承認康納利不僅是出於自願,而且實際上在這段關係裡比希芭掌有更大的主控權。(P.81)
老男人迷戀年輕女人是進化的本能.....和未成年男孩有染的女人,不是潛藏的常態,而是個異類。...根據進化論,希芭的畸戀只不過是人類生存道路上一條怪誕的旁支罷了.....」(P.83)
芭芭拉有她耐人尋味的一面,電影編劇卻吝於給她正反辯論的機會.
芭芭拉是女同嗎?
我認為她有傾向,但並表示她不喜歡異性.她太孤寂了,她真正需要的是伴侶,不論是什麼性別.她像一個溺水求生的人,想要緊緊抓住任何靠近她的生命體,友情演變成佔有,常令對方窒息而離去.年輕女子常視芭芭拉為良師忠友,所以芭芭拉會傾向和年輕女子作伴.絕不是如電影結尾描述,彷彿連續犯罪一般,再度勾引另一個年輕女子.(這個電影編劇,真的是....)
原著中,一位男同事來約芭芭拉週六聚餐.她當時正與希芭不太愉快,認為這個邀約是拯救孤寂的希望:
"I pictured myself shedding my old, unfortunate self and stepping forth into the light and air of the regular world. I would cease to be the shut-in biddy waiting around for an invitation from my one, married friend."
「想像自己蛻掉過去那個不幸的我,踏入清新光明的尋常世界。我將不再是個孤僻的老母雞,只能痴痴乾等自己唯一、還已經結了婚的朋友來遨請參加活動。」(P.186)
雖然事後發現男同事只是向她打探希芭的事情,希望破碎.在原著,芭芭拉一開始是滿心期待這個約會,但在電影中,精簡成男同事來打探,芭芭拉羞辱對方,好像徹頭徹尾痛恨男人.
她只是要一個生物作伴,就算是貓也好--只要牠能說話.
無邊的孤寂
孤寂--本書的最終主題,以下是原著最經典的一段文字,電影編劇難得把八成原文放進電影旁白中.場景是芭芭拉躺在浴缸,右手持菸,全身浸入乳白的水池中,畫外音響起:
「但是對於長夜漫漫、點點滴滴、永無止境的無邊孤寂("the drip drip of long-haul, no-end-in-sight solitude) ,他們一無所知。他們不會懂得計劃整個週末只能圍繞在去自助洗衣店洗衣這件事的感覺;或是在萬聖節晚上必須整夜坐在漆黑的公寓中,只因為無法忍受自己淒涼的夜晚,曝露在晚上來鬧場不給糖吃就惡作劇的人的面前;或是讓圖書館的管理員憐憫的對妳著說:「噢老天,妳讀書讀得真快!」只因為妳借了七本書回家,把它們從頭讀到尾,一週後就拿去還書了。他們不會懂久久沒有人碰過,以至於公車車掌的手一個不經意碰到肩膀時,都會像觸電一樣,一股渴望的震撼直傳到兩腿之間的感覺。」(P.194)
或許,真正的孤寂是對人心的否定:「別人向我吐露秘密絕對不是--從來就不是--因為我是他們的朋友,或是我有什麼重要性;相反地,那正證實了我與他們完全不相干。」(P.198)
醜聞筆記(中譯本)
Tiny (Lethal) Dancer
11 小時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